有广告就有反馈,哪里有压迫就有战争,这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和用户体验的平衡也是流量提升的必经之路。商业产品和用户产品相爱相杀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那么怎么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 其实广告和内容一样,当需要的用户看见需要的东西时,用户不会感到反感甚至是愉悦的。这也反映出广告投放变化趋势:考核展示量——考核流量——考核有效流量。其中与有效流量对立的无效流量,就是平衡用户体验的核心。 无效流量特征: 重复展示:对单一用户频繁,甚至用户已经产生了有效行为(点击、转化等) 无价值:对单一用户无需求 3.1、重复展示问题 3.1.1、对于长时间展示无操作,考虑更换广告内容、减少展示频次或不展示 3.1.2、对于已经产生有效行为,考虑更换广告内容或不展示 3.2、无价值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判断广告对用户无价值 3.2.1、增加关闭按钮:若用户主动关闭X次,考虑减少展示频次或不展示 3.2.2、直接用户反馈:考虑减少展示频次或不展示 3.2.3、分析用户需求: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用户模型,分析判断用户喜好,考虑针对性投放/更换广告 以上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整理,当然二哈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商业化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写出来也是和大家分享经验,共同讨论。 额外说一下,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是明知到会伤害用户,但为了公司运转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个时候又没有精力来做以上问题的分析,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可以粗暴的引入用户价值来思考,比如单个用户原ARPU是X元,原日活是M,增加广告之后贡献的ARPU是Y元,但是日活降低到N,总价值P=Y*N-X*M,若P为正,那么增加该广告是值得的。(但实际上这个公式并没有这么简单,比如若M-N,主要影响的是核心用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需要不断的测算,形成合理评估模型) 这里有个很经典的例子(广告-体验正循环): 在展示率、点击率不变,且要求收入提升的情况下,用户体验越好——用户数越多——广告越值钱——适当减少广告——用户体验越好 但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广告-体验负循环): 在展示率、点击率不变,且要求收入提升的情况下,用户体验越差——用户数越少——广告越不值钱——适当增加广告——用户体验越差 所有的产品都希望走上正循环,但往往误入歧途,进入负循环。 所以作为商业产品,一定要设置不可逾越的底线,一旦超过了这个底线,那么离负循环肯定不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