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来看,微博采取的赋能计划包含变现赋能、资本赋能、权威赋能以及媒介策略赋能等多个维度,能够让MCN品牌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为其带来商机。 03 微博在内容模式和商业价值上有何特别之处 微博刚刚发布的 2018 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微博净营收同比增长68%, 6 月的月活跃用户数(MAUs)较上年同期净增约 7000 万,达到4. 31 亿。微博CEO王高飞表示称,微博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日益丰富的内容生态和强大社交营销能力让微博在移动互联网市场里占有独特优势,并在企业广告预算转向移动、社交和视频转移的长期趋势中持续获利。 一个事实是,不同平台的内容有一定重叠与竞争,但受制于用户、内容布局、使用习惯和分发模式的影响,这种差异性逐步演化出各平台不同的内容生态,形成不同平台切分不同细分用户市场的格局。 自媒体在野蛮生长之后,迎来大洗牌,整合市场资源,形成资源效益,就是papitube、新片场等MCN机构在做的事情。借助微博等内容生态系统的力量,MCN机构能够获得更全方位的发展。 中信证券研究表明,多年耕耘而成的KOL与粉丝生态、内容与用户沉淀、较为独特的产品定位、强大的娱乐资讯传媒裂变能力、品牌认知与使用习惯积累构成了微博深厚的护城河。 现在,微博在MCN方面关于内容商业生态的深度布局,显然能够继续巩固其终极壁垒。 写在最后 北大新传院副院长陈刚在其《超越营销》一书中提到,当企业和个人在互联网中相遇时,无论是交流,还是交易,都具有明确的“人际传播”特征。基于这种“人际关系”,个人在互联网上超越了“消费者”的角色,成为更具传播活性和生活性的“生活者”,企业则成为生活服务者。 在微博上,用户既是内容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传播者,并且传受转换非常迅速。平台上产生或发酵的热点内容,容易形成裂变式的传播价值。这不是二次传播的机制,而是一种由裂变不断形成的扩散效应,这像是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这种内在的传播机制的根本在于内容是否足够有传播力,是否足够优质。 而只有当MCN能站着把钱挣了,才能更好地专注内容生产,生产出的优质内容能够获得最大化传播和品牌声量,商业价值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先“富“起来,除了商业回报,自然也包括其内容和品牌影响力,毕竟内容和商业二者是互相成就的,甚至是充分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