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作者:罗素 零和 来源:一本财经(ID:yibencaijing) 2018 年,整个金融科技行业经历了什么? 我们经历了P2P的行业动荡,一些金融创业者甚至身陷囹圄,一切归零。 我们经历了裁员与倒闭潮,一些金融科技企业挣扎在生死边缘,断臂求生。 我们经历了失败,也挣扎着在废墟中重建。 我们经历了严寒,也蛰伏着在冻土中求生。 有人说, 2018 年,是净化之年。也有人说, 2018 年,只是重生之劫。 01 白银时代2018 年开年,尽管有微微寒意,但鲜少有人警觉。 此时的消费金融浪潮,依然势不可挡。未来三年的发展前景,依然鲜亮诱人。 大部分的从业者都认为, 2018 年,即便不是一个黄金年份,至少也是一个白银时代。 白玉也是这样想的。作为一家小型网贷公司的CEO,他决定听取投资人的建议,撸袖一搏。 “花光钱!等业务做上去、数据变漂亮,就能拿到下一轮融资。”投资人告诉他。 因此,在 2018 年年初的年会上,白玉告诉大家,公司在 2018 年的规划是:员工翻一倍,任务目标翻两倍,落地城市数量翻四倍。 随后,他的公司在全国开设门店,迅速扩张,员工从四十多人膨胀到了一百多。而公司的业务一直未盈利,都在烧钱。 当时,公司的P2P业务正在备案。 很多买家找过来,有人报价 3000 万,想收购P2P业务。 “不卖。”野心勃勃、信心满满的白玉,正准备大干一场,怎么可能断了自己的资金来源? 在 2018 年第一季度,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都没有刹车,而是保持匀速前进。 猝不及防的是,P2P暴雷潮来了。 对于小平台来说,第二季度是一个生死关。 白玉隐隐觉得,市场开始变得不友好。银行资金突然收紧,而他正在谈的几个投资方,都开始选择观望。 行业危机开始导致连锁反应:用户提现,复投率下降,就连头部平台也被波及。 而舆论和市场的压力不断增加。 “你要不要回美国?”从美国一家知名金融企业回国的张绍文,开始不断收到美国前同事们“含蓄”的询问。 他只能不断地回复:“我很好。” 二季度,他去参加一个互联网大会,有记者约了会后专访,问的主题只有一个:“P2P暴雷,你怎么看?” 那一刻,他不想回答。 8 月,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自首投案。他和张绍文一样,都是从海外归国的华尔街精英。 “他不是投机的人,回国创业也是因为理想,没料到是这样的结局。” 消息传来,张绍文不胜唏嘘。 初心甚好,能力也强,却倾覆在大势之下。 几乎所有的人都慢慢醒悟: 2018 年,并不是一个白银时代。 02 措手不及第三季度,白玉公司的钱快烧光了,但新的投资却迟迟没有到位。 他只能缩减开支。 原本公司敞开供应零食和饮料,每个月组织团建。他先把这些福利砍掉。有员工对他抱怨:“你变了,变成资本家了。”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新签了几个合作方,履约必然导致亏损。为了维护商誉,他咬牙履约。 资金越来越紧张,他开始裁员,将业务砍半。这个过程,更是血雨腥风。 8 月,公司现金流断了,再也没有钱给员工发工资。 心急如焚的白玉每天约 20 多个投资人,却鲜少有人愿意搭理。 “三天能见一个就不错了。”他说。那段时间他口舌生疮,狼狈不堪,没了人样。 9 月底,公司已拖欠员工一个月工资,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感兴趣的投资人。 这是孤注一掷,最后一搏。 白玉把投资人请到公司会议室。公司 40 多个员工全都在办公室外,等待命运的宣判。 那天,他写了满满两黑板,说模式,说未来,说突围,整整一个下午,筋疲力尽。 投资人沉吟一会,说:“明天来找我拿钱。” 那一刻,白玉知道了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推开会议室的门, 40 多双眼睛紧盯着他。 一些员工眼露凶光,像狼一样。 他们紧紧抱着公司的笔记本电脑,准备一听到坏消息就带着电脑走人——笔记本的价格,约等于他们一个月的工资。 那一刻,白玉说了三句话:“公司继续办,明天发工资,不裁员。” 欢呼声一片。 当晚,合伙人告诉他,如果他当时说的是“公司破产,人员解散,工资发不了了”这三句话,员工们会吃了他。 “人性,有时真的无法直视。”白玉说,在利益面前,一切都会原形毕露。 当天晚上,不敢喝酒庆祝,也无暇嚎啕大哭,他抱着手机,生怕投资人打电话过来反悔。 直到第二天,投资人的 500 万到账,他才松了一口气。 500 万,这是他将P2P平台及公司所有业务折价之后的“卖身”价。 半年前,单是公司P2P业务的价格,就有人开到过 3000 万;如今,用“贱卖”这个词都算抬举。 他不由自主地想到摩拜和ofo的命运。 卖了摩拜,胡玮炜套现 15 亿离场;坚守ofo,戴威如今又如何? 此时此刻,他终于理解了戴威说的那句:“跪着也要活。” 跪着活,是一种狼狈不堪的生存状态——但重点不是“跪”,而是“活”。 无论如何,白玉的公司活下来了。 出乎白玉意料的是,投资人的钱到位后,夺权者出现了。 他的一位合伙人来和他谈判:“我觉得我更适合当CEO。” 此时的白玉,确实有些沮丧。他觉得 2018 年的激进决策是错误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CEO。况且,投资人也是这个合伙人引荐来的。 没有经过太多纠结,白玉决定让贤。 但事情很快发展为闹剧:合伙人掌权三月,公司一塌糊涂。 最终,投资人进行了干预,要求合伙人离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