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首席人物观(ID:sxrenwuguan),作者:江岳,站长之家经授权转载。 约翰·列侬曾经解释披头士乐队选择美国发展的原因: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哲学家和诗人都要去罗马,因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今天来纽约,因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深圳。 40 年前的 3 月 5 日,国务院批复广东宝安县改设深圳市,一年后的夏天,这里成为经济特区,商业浪潮就此开始涌动, 40 年间,学生、技术员、打工仔、官员,他们带着不同身份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成为商人,也成为深圳人。 “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深圳GDP 按美元平均汇率计算超过香港,首次成为华南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 C位来之不易。光环之下,这些发生在深圳春日里的创业瞬间也值得铭记。 01 1983 年春天, 32 岁的王石只身一人来到深圳。 他的目标很明确:赚钱。 这位前广东省外经贸委官员曾经负责招商引资,他在广交会的人山人海中、高级宾馆的觥筹交错间感受过生意的魅力,“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酣畅之时,他喜欢骑着单位购置的一辆红色铃木摩托,飞驰在广州环城路上,感受发动机颤动带来的快意。 但政府部门论资排辈的习气很快让他感到厌倦,他期待真正大展身手的机会。 这年春节的一场会面让他感受到比铃木发动机更强烈的震撼——老朋友庄顺福从深圳来广州拜访,这位皇岗村村长带来了洋气的进口橙子和香烟,村长夫人还烫了时髦的狮子头。 王石惊诧于两人变化。 1978 年,当时还是广州铁路局工程师的他去过皇岗村,那里不过是一座紧邻界河的小村庄,比东北农村还贫穷。他在村长庄顺德家里看到了香港电视节目,但他并没有捕捉到这个开放的信号。 眼下,这对时髦的村长夫妇就站在他面前,告诉他:深圳是特区,政策不一样了,深圳人可以去香港做生意,也可以把香港人请回来建厂,总之,有机会赚到钱了。 王石很心动。 几个月后,他拿着广东省外经贸委的介绍信就去了深圳。 深圳市特区经济发展公司(“深特发”)成为他的新起点,这家前身为“深圳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的公司背景不简单,有批文、土地、北京部委资源、进出口贸易权等优势。 即便在当时的深圳,这也是人人向往的权力——受政策限制,当时的内地企业不能自由采购境外商品,一批“红帽子”公司在深圳迅速兴起,借助特区政策红利,作为中间商赚差价。 王石在这里做成的第一笔生意是倒卖玉米。这成为万科故事的开端。 在八十年代的深圳,最流行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3 年春天,人民南路上,国贸大厦刷新着“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主抓工作的中建三局领导到任第一天就拍板定下铁纪律:工地上有 30 多对夫妻,从今晚起全部住单身宿舍,她本人也不例外。 市场经济已经开始发挥魅力。在国贸大厦工地里,工人按件计工资,最高每月可以领到 600 元——当时建筑工人的工资行情是十几元。 一切为了效率,一切为了金钱。这座城市步履匆匆,容不下悲春伤秋。 王石享受其中,他早早找到了办法抵御孤独。他经常去旱冰场把自己一次次摔倒在地,待精力耗光再回到住处。昔日常听的古典乐不再有慰藉人心的力量,他就改听邓丽君,也在崔健愤怒的嘶吼声中迎来深圳的一次又一次日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