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基金,包括我个人在行业里面也能看到,整个To B的赛道从资本热度的角度也是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起伏阶段,早年在2013、 2014 年的时候,整个赛道有一拨热潮,这个热潮之后看到2015、 2016 年、 2017 年To B资本关注度并没有这么高,现在看到特别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To B赛道的热度不断升温,也包括很多基金的关注,也包括类似BAT这样大的互联网公司的进入,所以下面一个主题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各位是怎么看待近期这个To B创投的火热?各位是不是认为现在To B投资存在泡沫的呢? 惠成峰:方广资本本身只投To B,从我们六年多的经验来看,整体来讲,五六年To B还是在升温的,我印象中,刚开始做这个基金的时候,整体的To B行业看的投资也比较少,基本上也没有专门看必须的基金,整体的估值水平比现在更低一些。 客观来讲,垂直行业这几年确实是在升温。但是这个更多看后面,我们面向未来来看,传统意义中国以前做得比较好的,尤其最近十几年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To C类的企业,成长速度非常快,规模也非常大,整个传统意义上To B市场,尤其我个人关注的偏技术、偏软件相关的领域,A股的上市公司,大家看到优秀的企业比较少,整体的估值空间也好、估值水平也好也都有限。 但是我们面向未来,因为这个前面很多嘉宾讲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实质上技术To B给中国经济的增长、给产业带来好的变化会越来越多,整体资本市场从我们这个VC、PE阶段甚至二级市场、并购市场对估值体系实现一个重估,也许今天高,后面也可能更高呢。 丁润强:刚才惠总说投To B,我们国科嘉和To C企业少,To B企业占了90%多,我个人比较擅长硬件投资,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工业自动化等全部都是To B的,因为我们基金无论一线的投资经理,还是管理层多数具有To B背景,做典型To B业务出身的,做过科研、研究、产品、大销售、自己创业做过企业等,然后再来做投资。我们对To B的本质还是挺感同身受的。 这事儿其实挺漫长的,我们被投企业过去这段时间能看得到有很大的进展。进展来自于几个地方:一是技术革新后产品趋于成熟,无论是国产替代进口还是创建新的应用;产品成熟之后开始做客户市场,现在进入放量的阶段。ToB企业们成长的越来越好,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如刚才主持人所讲的,To C一拨风口过去之后大家开始关注投To B,资本市场对于To B这类项目的关注程度比前几年要多很多。之前我在看项目时最初感觉比较孤独,有些项目上基本遇不到其他机构,现在同行们在项目上碰到的机会很多,能感受大家对To B项目,兴趣点在起来,很明显的。 徐芳:我们大概介绍一下,现在To B不是一个泡沫,是一个金矿,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说三点。 第一点,在 2017 年到 2018 年,我们做了美国的对标研究,我亲自把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公司进行了一次梳理,梳理发现了几项数据,现在在美国上市公司当中有50%是To C,50%是To B,50%To B里边一半是交易性平台一半是企业级服务,偏SaaS类的。 但是在中国,中国上市公司当中现在96%大部分都是To C的,To B的仅仅占到了4%,所以我们相信在中国未来十年To B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点,目前全中国中小企业有 4000 万家,小B企业有 4000 万家,他们贡献了中国GDP的60%,给国家贡献了50%的税收,也是这些中小企业解决了80%的城镇化的就业,所以有这么多小B的存在,而我们B2B做交易性平台本来就是要赋能这些中小企业,帮助他们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提升效率,提升整个交易的效率,降低他们的成本,让这些中小企业健康、稳步、快速的发展。 第三点,我讲一下整个产业大的变化,现在为什么说To B这么火热呢?三个变化: 首先,买家变了,现在的 85 后以及 90 后全部崛起了,这部分群体的崛起,在各个部门采购部门、营销部门、销售部门希望用到的工具和老一辈的人已经不一样了,他们希望用到移动化的办公,他们可以及时下单,不需要通过QQ、电话。 其次,卖家变了,上游的这些供应商以及他们这些经销商群体已经有一些意识,他们的产品需要创新,他们的供给侧需要改革,上游的产品+供给端都要进行数字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