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一路上已经扛过去的坎儿,再往前望望还没过去的坎儿,公司进度一目了然,这和日活、日单量、媒体指数这些虚荣参数,基本无关。 另一个模型是组织健康度。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公司的组织健康度(Organization Health Index)基本上长这样: 有了这个模型,我就能经常的得到反馈。 创业者的起点和终点是明确的,而中间是寂寂无名的:只有翻过这座大山,全世界才会来听他讲故事。 Scott 的建议是,短路你的回馈机制!(During anonymity, short-circuit your reward system. ) 在一个无法一蹴而就的终极目标中间,增加若干个可以每月提高的维度,这才是治疗焦虑的良方。 他还有一句良药苦口送给创业者:DYFJ(Do Your Fxxking Job)。 很多艰难的事情,不能躲。做脏活累活、做艰难的决定、融资、去法院出庭、开除员工。都是分内的事情。It’s your job. 要做艰难的工作,而不是显然的事情。 由于焦虑而直接指挥细节,会导致两个问题:1. 常凯申去亲自要求机枪挪 5 米,不切实际;2. 小问题会挤占大问题的精力和时间。 领导者的精力和时间才是一个创业公司最宝贵的资源。金钱不是。 只做解决焦虑的问题,这不是 DYFJ,其实是一种自私和不负责啊! 最后,极端焦虑还来自于好消息。如果创业者心态不稳,好消息也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 类比打扑克,历史上最强的德州选手,在总决赛输牌,几乎无一例外是因为把桌上的筹码当成了钱,觉得发大财近在咫尺了,然后 Go on tilt,大败亏输。 永远不要想着桌上这把筹码换成一套房、换成一辆保时捷的感觉!这太害人了,毕竟牌局还没结束——牌局永远不会结束。 应对亢奋心态的办法是,Stay in the early innings. 按照贝索斯的话说,「永远是创业第一天」(It’s always Day 1)。Facebook 上市之后,大家的电脑上还贴着「旅程已完成 1%」。 Early Innings 什么感觉:我们是不是还每天都在冒风险? 每天晚上睡觉,第二天起来有新的想法?每天都对下一个小改动可以有巨大效果充满希望? 不停的在做「销售」,给投资人画饼、给员工和候选人画饼、给合作方画饼? 能否把 Day 1 的心态持续下去,才是宠辱不惊的诀窍。 「好的时候没那么好,坏的时候没那么坏。」 但愿我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处子之心,纵情向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