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谷岛(ID:marketingsir),作者:谷岛,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程淼拿着刚签好的购房合同,点开了朋友圈,拍了个照,在文字框里输入“感谢爸妈为我攒的老婆本”,没有立刻点击发送,他沉思了一会儿,把文字改成“出不去了。” “其实我回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上次我姥姥生病,她有四个子女,但是一个在澳大利亚,一个在浙江,我舅舅又身体不好,基本都是我妈跑上跑下的照顾,但是我妈还要忙工作啊。 “感觉都很力不从心,我很难想象我们独生子女以后怎么照顾到父母,所以还是想回来,趁着年轻周末还能回去看看父母带着他们出去玩一下。” 但是程淼对上海一直念念不忘,上海的繁华,上海的机遇,都是他觉得是成都无法比较的。 “在上海你总有一种拼劲,但是在成都就会懈怠。”现在程淼在一家门户网站做记者,上班不用打卡,每天出去跑新闻拉广告,程淼就这样过了两年。 “社保缴满两年了,估计他们怕我又出去吧,赶紧在成都给我买了房,想让我安定下来。” 成都,用安逸束缚了年轻人想要大展拳脚的抱负,但是也因为潜力巨大,引得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停驻下来。 当旅游经济从国内游变成出境游,成都这座城市,不再用三千年的古蜀文化吸引游客,而是用美食、网红、动漫,标记了成都新的注脚。 01 媒体行业程淼, 90 后,门户网站记者 程淼一直有想去上海工作的想法,“北京冬天太冷了,夏天太热了,所以想去上海试一试,以前看小说的时候,里面总说淮海路的树和房子特别好看。” 原本在上海一家建筑公司做新媒体运营的他,早就做好了在上海蜗居的准备,可没想到还没经历上海的梅雨季,就因为要处理毕业事宜,回到了成都,可他也再没回去了。家也从上海世纪公园附近搬到了成都软件园旁。 突然从象牙塔出来,程淼也很迷茫,“不是说自己想转行,而是在成都实际上很难找到建筑类的公众号或者关于家装的,对于美食行业我真的其实不是很感兴趣,所以这样做下来,感觉成都教育行业还比较有发展前景。” 新闻系毕业的程淼因为自己在大学PS还不错,实习的时候做的是设计的工作,公众号的编辑也是他负责,其余时间还可以在公司跟着同事学了画画,但是当他回来之后,在boss直聘上找的是关于记者类的工作。 “成都每年毕业生有 40 多万人,但是其实成都每年的职位缺口没那么大,很多公司更愿意招专业就是学设计的,他们觉得我是这种半吊子水平,薪资就压得比较低,所以我还是找了本专业的记者一类的工作。” 现在程淼在门户网站做记者,“说的是做记者,实际上还是要跑商务,要帮合作学校或者机构宣传,还要拉客户签单才有提成。有一次我磨了一个客户一学期,结果人家还是不愿意。” 程淼说的这所学校是成都比较高端的私立学校,为了拉到客户签单,程淼做专题活动都想着他们,帮着免费宣传,就这样过了一学期,学校还是不松口签单的事情,“只按次数结宣传费,每次几百块,在成都,出去吃顿火锅这钱就出去了,几百块宣传费对我的业绩来说,实际上没有帮助。” 对于前段时间程淼公司裁员的事情,程淼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大趋势的媒体环境不好,但是成都却因为远离北上广,还没受到那么大波及。但余威还是有的,四川这边很多部门只留一两个编辑,其他全部的人出去找客户投广告了。 02 网红经济向访, 95 后,MCN品牌策划 刚从北京回来的向访也看得很开。 “成都的环境和北京没得比,所以现在我也就是在这儿混着。” 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多,向访还是回到了成都,现在在成都一家MCN机构做品牌策划,每天负责的就是刷抖音,搜集看什么类型的短视频比较火爆,然后交给内容部的同事去策划,再让旗下艺人进行拍摄。 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向访在一个娱乐公关公司做账号孵化的工作,俗称“营销号”,“每天工作内容其实还好,工作环境也不错,你忙完你的事情,你可以玩游戏机之类的。” 但问到她觉得工作累吗?她想了想,点点头。 其实并不是说工作内容的磨人,更多的是来回路上通勤时间,向访住在通州,上班在朝阳,每天来回三小时多的车程,这是她在成都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可能成都人的追求安逸是刻在骨子里的,”向访自嘲地笑了起来,“现在我住的地方离公司走路半小时内,但是我一般还是坐地铁,有时候起晚了,直接打车,也不贵,但是在北京,打车费用算下来实际是很高的,所以根本不敢迟到,每天心里都绷着一根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