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的神曲还有 2010 年旭日阳刚翻唱的《春天里》, 2011 年 11 月筷子兄弟发布的《老男孩》、 2012 年鸟叔发布的《江南style》、 2014 年 5 月筷子兄弟发布的《小苹果》。 广场舞的兴起让神曲从线上网络渗透到了每个住宅小区,背后是都市银发人群的广场舞社交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神曲已经有意识地在重视编舞,比如《小苹果》的编舞就是《江南style》“骑马舞”团队创作的。 神曲被广场舞“大妈化”之后,年轻人的神曲不再常见,但一些小众领域、亚文化的兴起,让神曲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 过渡神曲期:2015- 2016 年 这个时期的神曲并不太多,但都相对另类洗脑,它们通常在小众圈子发酵,最终实现破圈传播进入大众视野。 早在 2012 年 11 月,网络上就因一首《我的滑板鞋》而狂欢,没过多久,其歌手庞麦郎摇身一变成为“歌手”并流窜在各大livehouse开始他的旧金属巡演。 2015 年好事网友在B站恶搞雷军印度发布会,制作成了一首鬼畜歌曲《Are You OK?》,迅速火遍整个网络,甚至受到小米和雷军本人转发推广,而在此之前,鬼畜仅仅是一批二次元爱好者的小众兴趣,三年之后另一位网友通过赵本山小品集制作出另一首鬼畜歌曲《念诗之王》同样火遍全网。 这其中的日子里还有 2016 年 7 月彩虹合唱团的《感觉身体被掏空》,通过歌曲说出了社畜的心声; 2016 年 8 月越洋而来的PICO太郎带来的一首《PPAP》。 除了B站为大本营的二次元文化外,另一波“土味”亚文化也正在YY等直播平台悄悄兴起。在 2015 年 6 月, 94 年的东北小伙高佳琪自称MC高迪,在网络上发布了一首惊为天人的“东北说唱歌曲”《一人我饮酒醉》,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喊麦,这种喊麦歌曲成为了北方下沉城市男性群体乐此不疲的娱乐内容。 其实不难发现,这个时期的神曲变得更加洗脑化了,歌曲创作的成分正在降低,而另类、鬼畜的成分正在增加,也正因为太过“另类”,它们极少成为街头小巷商铺老板以及广场舞大妈们的标的物。不过没关系,短视频的时代不远了。 短视频神曲期: 2017 年后 2016 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消费正迎来一场巨变,短视频的兴起让网络神曲几乎都出自抖音、快手两大平台,如今翻开各大音乐排行榜榜单,必然会有几首抖音神曲挤进前十。 2017 年 6 月,短视频把大壮的一首《我们不一样》推上了年度热榜,江湖味的歌词及唱法让这首歌披上了正能量、励志的外衣;随后 11 月,萧全的一首《海草舞》搭配舞蹈席卷整个抖音。到了 2018 年具有代表性的短视频神曲还有 4 月被冯提莫翻唱的《学猫叫》, 6 月醒脑的《隔壁泰山》。 短视频捧红的神曲实在太多,由于抖音等平台的内容调性,这些神曲的风格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撒娇卖萌型,如《佛系少女》;第二类是青春情歌,如《纸短情长》;第三类属于电音舞曲,如《我怎么这么好看》。 就连在综艺中火起来的歌曲,若没有短视频平台的放大助推,也绝对无法成为一代神曲,就比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首《野狼disco》。 关于网络神曲的一些发现 互联网神曲的历史已有近 20 年,神曲也在时代推进的过程中发生种种变化。 1、更多年轻人爱上了神曲 神曲的受众正在一步一步扩大,从最早期的白领群体,到一二线城市的都市男女,再到中老年的广场舞大妈,如今扩张到了热爱短视频的年轻人。 不难发现,如今年轻人的娱乐文化有相当部分来自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而音乐审美也正在被短视频塑造。 90 后群体的流行音乐偏好集中在周杰伦为代表的那一批港台明星中,但今天的年轻人的音乐趣味正在向神曲靠拢。 2、神曲与流行曲在相互竞争 尽管网络神曲与“正规”流行乐的受众人群未必相同,但它们事实上都在争夺同一个音乐榜单,也就意味着这是一场注意力的争夺战。 从上面的对神曲的简单梳理也能大致发现,神曲与“正规”流行乐也大致呈现此起彼伏的状态,千禧年初港台流行乐的兴起,到前几年综艺流行乐的兴起,都是网络神曲相对低迷的时期。 3、神曲擅长高频打低频 神曲的流行除了歌曲本身特质之外,往往是因为率先抢占高频场景,而在这些高频场景中,神曲往往不会被完整播放,只需要曝光副歌部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