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好,保险也好,就连普通社交应用现在都讲究刷脸认证了。”面对APP平台的很多注册要求,李嘉基本上都是照做不误。她告诉懂懂笔记,大学头两年的时间,她已数不清为了那些优惠和补贴,注册过多少APP、刷过多少次脸了。 在她看来,只要有赠品、红包,在这些应用上刷脸认证,就如同刷脸登录支付宝那般自然,“有些比较值的活动,我还会发给室友让大家一起注册,既然有有赠品可以拿,有啥好担心的?” 而室友、同学发现什么“便宜”,也会发在专业群里共享,让大家一同完成任务薅羊毛。李嘉笑称,一开始她也曾担心注册那么多APP、会泄露个人隐私,但后来一直没发现有何风险。 这也让李嘉更放心地去“薅羊毛”:“反正支付宝、网银都是刷脸登录,现在部分游戏、娱乐平台也要刷脸和真人认证,我就不在乎刷多几次,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懂懂笔记提醒,脸部识别信息若是万一泄露,有可能危及用户移动支付、银行账户的安全,毕竟国内外互联网巨头都发生过信息泄露的事件。对此李嘉不以为然,“这些事以后再说吧,反正卡里就这么多生活费,我妈按月给的。” 为了薅羊毛或者占便宜,不少学生族确实不在意“脸面”问题。无论是填写个人信息,还是刷脸实人认证,都会依照各种APP、平台的要求一一做足,只为得到价值普通的礼品、红包和优惠,完全致隐私于不顾,甚至成为习惯。 殊不知,这些隐患,或许真的会在未来成为一个个“雷”。 隐私问题难被重视不久前,一款AI换脸APP“ZAO”一夜之间刷屏。就读于深职院的大二女生敏丽(化名),自称是最早的一批用户之一,几乎所有的“名场面”她都演了一遍,甚至还将视频发在朋友圈上分享。 然而,几天后ZAO应用就遭遇下架。 9 月 3 日,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就ZAO涉及的隐私安全问题约谈了负责人。但这些新闻,似乎都无法引起敏丽和周围同学的重视。 “娱乐一下嘛,没必要那么较真。再说了,脸被录制了APP又能够怎么样?”当问及是否担心这些应用会影响自己的支付安全时,她蛮不在乎地表示,这只是娱乐应用,又是大公司开发的,不至于影响到移动支付和网银安全,“支付宝不也辟谣说不会威胁扫脸支付了?没啥好害怕的。” 敏丽告诉懂懂笔记,她们这一代人对任何新鲜事物、技术都很好奇,经常会尝试一些如换脸、换衣、上妆之类的应用。尤其大商厦里那些萌拍设备,更是每次都会尝试。 周末与室友们一同逛街,她们还会使用这些变妆、萌拍的智能设备拍摄一些萌照、滑稽照,当作合影来留念,“我看不少路人都在玩,大家也不觉得有啥隐私风险呀?” 在敏丽看来,换脸APP也好,萌照设备也好,都与过去 85 后、 90 后玩过的“大头贴”、贴纸相一样,是一种专属年轻用户的潮流。为什么那些 85 后、 90 后用户没有人质疑拍大头贴会引发隐私信息、人脸特征泄露等问题? “(变脸、萌拍)平时是一定会用的,总不能因为所谓隐私泄露,就前怕狼后怕虎。”她向懂懂笔记展示了手机中很多与“脸”有关的应用,除了ZAO之外,还有许多的滤镜相机、萌拍APP。 其中,甚至还有用于五官检测、Q版转换、扫脸算命等众多必须“仔细刷脸”的应用,这些应用功能更是她与室友、闺蜜、朋友间的共同话题。在技术潮流面前,隐私可以说被部分涉世未深的学生丢在了一边,认为隐私安全与己毫无关系。 “扫脸”坦诚相见“扫脸就能配对好友,而且比其它社交方式更加直接、真实。” 阿文是青岛一家电子学院的大一学生。他告诉懂懂笔记,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只喜欢通过社交应用结交朋友,尤其是异性知己。最近,他又迷恋上了好几款通过扫脸来匹配社交关系的新应用。 阿文介绍,只要打开应用上传自己的自拍照或视频,平台即可根据“算法”快速匹配“有fell”的社交对象。尽管阿文坦言,匹配的过程似乎看不出有何规则,但双方的头像和资料贵在真实。 “我看很多人都发的是真实照片,我也发自己的照片,并填写了真实的资料。”他笑着表示,之前曾使用过许多社交应用,包括陌陌、探探、Soul等,但大多用户的照片、信息都不真实。 一旦熟悉之后发起视频聊天,往往发现对方的相貌并不讨喜,或者对方会觉得自己的颜值低于预期,容易引起很多尴尬,浪费彼此的时间,“大家的目的不一定是做男女朋友,但起码长相也要看得顺眼,不然很难继续聊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