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感受到寒冬,在融资的过程中一直很被动,到现在,一直不缺钱。”一家采购数字化SaaS服务提供商的创始人告诉投资界(ID:pedaily2012)。 2018 年创立之后,这家公司不到一年就拿下两轮融资,总金额达 1 亿人民币。 不久前,云计算服务商UCloud优刻得获科创板IPO注册通过,这意味着其即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独立上市的公有云第一股。作为科创板首只“同股不同权”企业,同时又拥有高达181. 85 倍的市盈率,让本次IPO备受市场关注。 “过去这 12 个月,To B投资最火。很多同行都花较多的时间在这个领域,有些以前只看To C的,现在也开始看To B。”一位专注To B赛道的PE投资人说道。 资本市场冷热不均,To B投资正风生水起。无论是从创业企业融资端,还是到投资项目退出端,以及寻找项目的投资端,To B整个赛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 与此同时,关于To B投资风险的警觉声音不断。在此前举行的清科年会上,不止一位知名投资人表示, 2020 年,将是企业服务领域非常危险的一年。 过去 12 月,最火爆,未来 12 个月,最危险,企业服务领域这条赛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VC在To B投资上一直有“欠账”红利消减,周期重启。过去这两年,国内很多VC的目光渐渐从To C转移到To B。 清科数据统计显示, 2006 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 50 强中,92%的标的为To C的企业;而在 2018 年,这个数字发生了逆转,最具投资价值 50 强新芽榜上,80%的标的为To B的企业。 从风险投资市场发展历史看,过去二十几年,一级市场中大量的人和资本都涌向消费互联网领域,很多VC也赚得盆满钵满,迅速崛起,但另一方面,中国VC在 To B领域的投资一直有“欠账”。 “中国的风险投资从企业服务上并没有赚到太多钱,他们赚的钱基本来自消费互联网。未来十年,我相信会有变化。在人工酬劳与日渐增和云端服务大规模应用的背景下,辅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赋能,企业服务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表示。这位以C端项目投资被业内知晓的投资人,如今一直在公开场合强调他对To B这门生意的推崇。 作为投资人,这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是,过去这两年,一级市场的目光悄然发生着大挪移。 以金沙江创投为例,其 2018 年投资企业服务项目数量已超过消费互联网。“明年我们To B投资的布局预计会超过一半。”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表示。 2016 年,这家杭州的投资机构开始布局企业服务,To B投资在整个盘子的比重不断提高。 To B和To C投资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从 2018 年一直蔓延到 2019 年。 “消费互联网公司在融资的路上非常艰难,大家都说资本寒冬,但是在我负责的这些领域里面,包括硬科技、企业服务,还是一个春天。”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也表示,“在十几年的To B投资中,启明创投所投资的公司表现都非常好,大部分公司 2019 年都能够用一个比较满意的估值来融到钱。” 人口红利渐渐消失,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猛增,科创板让退出希望重新燃起,都是To B投资开始活跃的根本原因。 刘毅然认为,To B端的变化往往是和To C端对应的。“过去 5 年,中国10 数亿人口在前端持续的数字化、线上化,倒逼着产业中端跟后端环节要向前做适应,产业化的创新机会就出现前后传导的过程。可以向前端运营流量,也可以去后端整合供应链业务,中长尾聚合从而形成一个很大的流量入口。我们看好这样的融合带来产业互联网中上下游延伸的机会,无论从哪个环节切入,创业者都有机会向前或者向后整合,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也把自己的护城河做得更宽。” 投资人必须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从中美风险投资市场对比来看,两国投资机构在企业服务赛道的布局天差地别。整体而言,美国投资人在To B 市场的收获基本与To C 市场持平,在许多硅谷VC的投资结构中,To C可能只占二成,剩下的八成都是布局在企业服务领域,而中国的VC则刚好相反。 据机构统计,美国上市公司中有50%是To C,50%是To B(其中一半是交易性平台一半是偏SAAS类企业级服务),但在中国,现在上市公司中96%都是To C的,To B的仅仅占到了4%。 这一切都在预示,中国To B 投资的转折点正在到来。 To B创业企业是非常脆弱的无论是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人,To B 都比To C要苦一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