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马:疫情发生后,口罩、防护服、物流等医用物资、供应链企业短期内能扩大产能,一些汽车企业,比如比亚迪也在第一时间参与生产口罩,是不是说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能力很强? 丁昊:为什么汽车企业有一定的弹性,能快速转产口罩呢?我认为,第一,汽车是离散制造领域,企业除了具备生产能力,还具备把上下游产业链不同维度的零件组装的能力。 第二,以汽车为代表的离散制造企业,有很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这类企业具备快速调集渠道物资的能力。两个能力结合到一起,就可以促使企业快速调整方向,转型生产防护服、口罩这类抗疫情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还能保证企业的利润。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制造企业,除了自身具备核心技术以外,还要有很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这样可以让企业自身变得更灵活,才能在各种外在环境下,让自己不但活下来,还可能产生更多的发展机会。 邵天兰:根据我的了解,买一个口罩机要花 30 万元,一天能生产 10 万个口罩。疫情期间,口罩机的价格已上涨到 60 万- 80 万元,现货 80 万元,期货也到了 50 万- 60 万元。 对于有钱有行业经验的制造企业,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口罩机技术是开源的,相关元器件都是比较常见的工业器件,容易找,也容易安装。 对于汽车这类大型制造企业来说,生产口罩这件事,不是体现出中国制造业的弹性多好,也不是体现其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多高,而是这些企业自己有供应链能力,也有钱买材料和器械,与其疫情期间放着生产线,还不如用来生产口罩。 i黑马:此次疫情,对像崧智、梅卡曼德这样的智能制造赋能企业带来哪些直接的影响?营收、客户获取等情况如何? 熊伟铭:每个地区的政策不同,制造企业复工节奏不太一样,比如说东南沿海、江浙一带、深圳一带等都是复工比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不是很大。还有些企业本身产能恢复得很好,又有自己生产口罩的能力,这样的企业很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复工。 最近,海外疫情也开始大爆发了,这对制造企业来说,海外采购存在困难,也是阻碍制造企业复工的一个很大因素。 对于崧智、梅卡曼德这样的企业来讲,它们都是提供标准化、软件化的产品,要说挑战可能最大的在于线下商务沟通,以及线下交付等问题。另外,它们两家的客户主要是中大型企业,复工率比中小企业好很多,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丁昊:我们原本计划的是,这轮融资完(年前做完最新一轮融资),企业主动发展速度放缓,原因是我们多地发展,在深圳、上海、德国都有办公室,我们想在组织架构上做些调整,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沟通效率。疫情的出现,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想想,接下来如何更好的发展。 邵天兰:目前我们在生存上没有任何压力。不过,短期内,我们的销售、客户交付比较困难,尤其是随着欧洲疫情的迅猛增长,美国和日本也对中国限制,我们全球业务拓展的计划就缓慢下来。 另外,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上半年与机器人、智能制造相关的大型展会,例如德国的汉诺威展,都会取消,我们市场方面的计划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我认为工业智能或者工业自动化领域是一个顺周期发展的领域,像 2009 年,中国受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机器人市场下滑一大半, 2010 年随着经济的好转,又超量反弹。这次疫情发生后,会不会再像 2009 年那样,还得看后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