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用户运营」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社区的核心是用户。运营社区其实是运营用户。用户运营的核心其实是「如何保持对核心用户群的吸引」。 以下只针对知乎这类知识型社区 1. 定义核心用户群 UGC类社区产品,受众基本可分为两类人群:a、内容创造者;b、读者。 毫无疑问「内容创造者」是核心用户,当然,还需要加一个定语「优质」。 无论是哪一类UGC产品,优质内容的创造者都是他的核心用户。 那么,如何定义优质内容呢。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定义。对知乎而言,「发现」推荐的内容足以说明知乎对优质内容的定义。能贡献这些内容的,就是知乎的核心用户。 2. 如何吸引、留住用户 臭味相投(Sense of belonging)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吸引什么样的人,基本取决于他的品质和实力。社区类产品也同样如此。知乎想吸引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人可以和他们惺惺相惜,然后知乎就要传达这种感觉,让每一个这样的人都觉得玩知乎是理所应当的(via李奇)。 心理学管这叫「归属感」 对于弱关系强内容的社区,基本上是内容吸引用户,再通过关系沉淀用户。 为言行负责(Responsibility) 我观察了不少社区,web2.0时代,对用户赋权越多的社区,越繁荣。国家不也是如此么。 赋权意味着民主,赋权也意味着众愚成智,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为组织做贡献。 但是,权利也必定带来相应的义务:「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义务」。 就像选总统一样,你有权给任何一位候选人投票,但是你必须为自己投票的结果负责。 对运营者而言,需要时刻传递「你有权这么做,但是你必须承担后果!」 对于产品设计而言,需要界定社区的「公共区域」和「私有区域」。(日常生活中,人在公共场合不会乱来。在文明的国家,公共场合不敢吸烟,不敢随地吐痰。对产品而言,可以从设计上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 用户在「公共区域」的一切行为将被记录,且可被评价,而且是公开的。比如wiki的修改记录,你可以随意修改wiki页面的内容,但是你必须承担被别人发现时的后果。 而一个社区,用户也理应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树立标杆(Model) 天日之下无新事。运营社区同样可以借鉴生活中各方面的案例,不一定非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比如公司每年会给优秀员工发奖励,NBA会给优秀球员颁发MVP,美国会给优秀公民发总统奖。 这些,同样可以贯穿到社区运营中。 运营社区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树立内容和用户标杆!通过这些标杆传递社区的价值观。 当然,要让这些标杆真正形成推动作用,也需要组织的公信力,比如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公平公正的筛选原则。将社区的价值观才能传递到每一个用户心中。「“感动中国系列”是反面教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ontribution) 在任何组织中,人收获的地位、荣耀、金钱都与其对组织的贡献密切相关。在UGC社区中,也理应如此。社区的运营者,最核心的工作便是「让用户在社区的收获与其对社区的贡献度匹配」。 「让用户在社区的收获与其对社区的贡献度匹配」,无论是UGC社区还是游戏,甚至是公司、国家,但凡做到这一点的,都无比强大和健康。不信可以去验证。 社区的价值观,也应该以此为导向。 比如,对问答而言,认真、用心解答问题,给出优质、原创(最起码注明引用来源)回答的用户,理应受到尊重。而,在社区随意灌水、漫骂等破坏社区的行为理应受到惩罚或抵制。 公司小的时候,老板可以直接看下属的表现,公司大了,就需要考核制度了。社区也是如此,社区大了,需要靠制度来衡量贡献度。 以上「SRMC模型」是我这段时间社区运营工作的总结,用户的运营,便是这个模型工作的轮回。 依据SRMC模型,你觉得接下来知乎改进的方向有哪些?可以如何改? S:精准推荐 R:用户在私人空间有更大的权限。如:收藏。不仅可以收藏问题,还可以编辑其他的信息。可以邀请其他的用户共同管理收藏夹,可以放图片,可以写日志。 M:知乎首页的右下角还有利用的空间。(虽然推热门的东西会造成马太效应,但适量的推一些,对新手适应社区有很大的帮助) C:类似Quora的Credits、勋章?(虽然有不少用户表示过对勋章和积分的反感,但是,通过这些机制定位用户的贡献度,并且通过贡献度对用户分层或者权限分级,还是值得认真琢磨的一件事吧。至少,Quora做了Credits,没有变得更糟,本身就值得深思吧。 via 知乎 本文由知乎用户骆驰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