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相信,即将70岁的柳传志几乎从来没有缺席过联想控股的任何一次新员工培训,这一培训联想内部称为“入模子”。
新员工培训,这一培训联想内部称为“入模子”。联想,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把“语录式管理”运用的最炉火纯青的一个公司。 上周,有着20多年历史的联想控股“入模子”培训首次邀请了一些编外人士参加,作为媒体代表,也有幸连续观摩了4天的培训。最深的感悟是,联想,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把“语录式管理”运用的最炉火纯青的一个公司。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有话直说,有话好好说”,“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一把手说了算”,“事为先,人为重”,“目的性极强”这些柳传志在联想多年的管理实践总结出的“语录”,几乎是“入模子”培训中统一所有员工核心价值观与方法论的主要武器,也是联想多年来总能把想做的事情做成的基础。 “入模子”3天全封闭的时间里,学员们能否快速将这些“语录”背后所承载的管理技巧运营到培训的每一次实战训练,也成为联想控股“入模子”非常有趣的画面。 联想控股人力资源的同学对联想的“入模子培训”也是颇为自豪。用他们的话说,其实入模子培训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更像是联想的文化与管理的更深的推广与普及,意在让联想控股旗下不同的成员企业的员工统一思想,把联想的文化与管理等特有语言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与具体业务结合的切入点,从而形成强大的执行和战斗力。
柳传志和“入模子”的“模友”们交流时,你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风险。从联想当初的九死一生,到联想控股现在面临的各种潜在危机,再到一再告诫大家一定要看清“大势”而后动,你都能从这个曾经得过“美尼尔氏综合症”的老人身上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忧患意识。 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正式出版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也成为西方了解中国哲学历史一本极好的索引。 在这本书里,冯友兰解答了西方人研究中国哲学时的第一个困惑:为什么中国哲学著作大都是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而没有类似西方的成体系的哲学理论?比如《论语》,每章只有廖廖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而《老子》,全书只约有五千宇? 冯友兰的解释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当然,也是中国哲学的理想。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会成为历朝历代所推崇的管理模式。而在中国企业中,随处可见的各种标语,也可以在哲学体系中找到本因。但把这些标语演变为哲学并实践成功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联想控股,算是比较成功的一家。 在联想控股,那些联想语录的制造者柳传志,更多时候像是一个家长。虽然他说自己不太会陪小孙子玩,没有像大多数人意开始颐养天年,但在很多联想员工眼里,柳传志似乎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严父:不怒而威,在这样一个“严父”的手下干活,你会永远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 柳传志和“入模子”的“模友”们交流时,你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风险。从联想当初的九死一生,到联想控股现在面临的各种潜在危机,再到一再告诫大家一定要看清“大势”而后动,你都能从这个曾经得过“美尼尔氏综合症”的老人身上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忧患意识。 就在这期“入模子”培训中,还包括来自联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团来自智利公司的员工。看着一帮西装革履的老外,纷纷举起相机追着拍摄一个中国老人的场景,你就会明白,“语录”其实毕竟只是表象,如何在联想控股逐渐成为顶尖跨国企业的过程中,建立真正的“中国式管理哲学”,或许才是近70岁的柳传志心中更伟大的梦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