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信军与郭广昌小心翼翼地递过去材料,工作人员扫了一眼就放到一边,叫他们回去等通知。离开时,郭广昌紧张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梁信军一把扶住了他。两天后,元祖食品通知说,资质审核已通过,准备参加竞标会吧。 “亲爱的复星同学们:尽管万分不舍,身体原因,在这里要跟你们暂时说声再见了。从今天起,我将辞任在复星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工作……”3月28日深夜,上海最大的民企之一,复星集团的CEO梁信军,突然通过公开信的方式,宣布辞职。 作为复星集团最初的两个创始人之一,梁信军与郭广昌在过去25年间,让3.8万的资本变成了4800亿, 2016年,更是交出了净利润102.7亿,业绩大涨27.7%的成绩单。一向以“铁搭档”形象示人的复星二人组,毫无征兆之下,其中一人选择裸辞,出乎所有人意料。 瞒着家人,辞掉复旦的工作 梁信军1968年出生于浙江台州,1991年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成了一名团委老师。在团委,梁信军很快与大他两岁,同样是留校的老乡郭广昌成了好朋友。 两位20多岁的年轻人,时常在一起交流思想、畅想未来,“志向远大”的郭广昌一门心思想去美国,以便将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年暑假,梁信军与郭广昌带领学生到浙江参加社会实践,他们参观了很多优秀的企业,目睹了风生水起的民营经济热潮,深受触动。在两人看来,复旦的工作看似体面,但相较在市场大潮中的激流搏击、创造财富,一心搞科研,按时上下班的学校生活,实在过于平淡。两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轻人,心中就此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一批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纷纷主动下海创业。这一年,怀揣4000美金,在美国领事馆外徘徊良久的郭广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放弃了多年的留学梦想。他随即找到梁信军,告诉他:不出国了,准备辞职办公司。 梁信军用实际行动支持了郭广昌。他瞒着家人放弃了复旦的“铁饭碗”,悄悄办了辞职手续。凭借郭广昌借来的留学经费,加上梁信军的一点积蓄,两人注册成立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广信”分别取郭广昌的“广”和梁信军“信”。 自此,两个日后名动江湖的年轻人,一个26岁,一个24岁,开始了自己的商海生涯。 好口才赚到第一桶金 复旦工作时,梁信军与郭广昌经常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这让他们掌握了专业的统计方法,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考虑到很多国内外企业入驻上海时,一定会对上海的市场有调研需求,两人决定将广信的业务集中在市场调查和咨询方向。 成立之初的广信,“蜗居”在一间15平米的平房里,公司最值钱的固定资产是一台586的电脑,公车是台28自行车。郭广昌与梁信军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寻找项目。从受人尊敬的“复旦老师”变成“游商”,两个年轻人并不沮丧,反倒很快乐,因为每天接触不同的公司、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以及追逐梦想的过程,都让他们倍感新鲜。
1993年 ,台湾元祖食品公司准备进军内地,第一站选择了上海。为了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元祖发布招标会,寻求一家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为其服务。看到招标公告后,梁信军与郭广昌非常激动,如果能拿下这个大客户,创业的第一步就算站稳了。 但激动很快被不安代替,公司资质太新,过往没有什么优秀的案例,团队也没几个人…… 梁信军与郭广昌带着资料来到招标办公室,宽敞空旷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他们小心翼翼地递交过去材料,工作人员扫了一眼就放到一边,告诉他们回去等通知。 离开时,郭广昌紧张地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梁信军一把扶住了他。两天后,元祖食品通知郭广昌,广信的资质已审核通过,让他们准备参加竞标会。 竞标会现场,元祖食品市场部负责人,要求郭广昌和梁信军在20分钟内,阐述他们对项目的理解以及市场调查的方法。梁信军拿出一份项目建议书,里面详细地罗列了样本采集数量、调研对象特征、调研方式、分析方法……紧接着,他又言简意赅地介绍了项目整体实施思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