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是什么人的需求 在VR消停之后,今年声势浩大的是共享经济的崛起。我自己是很喜欢共享单车的,作为一个常年拍不到沪牌的人,我现在骑自行车到地铁站上下班,绿色又健康。写不出文章的时候,我会去上海大学骑车。去超市也骑,去喝咖啡也骑。共享单车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难以想象,没有共享单车的话我的生活如何自理。 然而我最反对的就是共享单车的名字。因为这个根本不是共享经济,这个是公共产品而已。如果一个东西是大家用的就是共享,那公共厕所可以叫共享厕所。Airbnb之所以是共享,因为房间是闲置的私有财产,由私变共,算是共享。 但是做为消费者,我并不想如同一个孔乙己一般计较这个定义或者产权归属。但是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而且关乎到共享经济的生死存亡。我们这样推理:我每次骑完车,纠结的事情是,如果我骑了非电子锁的自行车,比如OFO,用完了之后,要不要把密码打乱。 这个事情让我很纠结,因为后面涉及的问题很复杂。首先,作为使用这个服务的契约的一部分,我应该使用后打乱。其次,这个行为没人监管,我可以不打乱,但是这样很不道德,这个设计挑战了我的人性。 再次,虽然这个不道德,但是不打乱的好处在于,下一个人可以更便捷的使用这个自行车,这样整体提升了社会效率,因此,如果一个不道德的行为提升了社会效率,也许没那么糟糕。 再再次,我不打乱密码,虽然社会效率的提高,但是牺牲了这个共享单车公司的经济利益。所以如果这个产品本身是个公共产品,提升了社会效率就完成了使命了,经济利益其次。但是偏偏共享单车定位模糊,我不能确定它是不是公共产品。 再再再次,虽然这个共享单车公司的经济利益有可能被我这种人牺牲,但是他们可能不在乎。这点我和多个共享单车的创始团队和投资方确认过,基本上大家一致的目标是被BAT或者A股上市公司收购,或者和竞争对手合并。虽然也有个把公司志在独立IPO,但是无奈目前市场上搅屎棍太多,只能且行且珍惜。 因此我常义愤填膺的想,我应该努力的去骑那些搅屎棍公司的车,并且主动不锁、号召大家不锁车,这样这些公司会加速倒闭,市场上剩下2,3家公司,我们才能享受到稳定的共享单车服务。不然向滴滴这样的企业,虽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自己也背负着沉重的融资包袱,这些债,早晚要消费者还的。 所以如果国内的共享单车不是1元、免费、送红包,而是像台湾快乐单车那样定价的话,我还是自己买量自行车算了,或者走路。滴滴和易到的服务和价格,我现在就慢慢的承受不起了。 不过偷笑的恐怕是自行车厂商,这个曾经濒临倒闭、且不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范围内的行业,现在被互联网,莫名其妙的供给侧改革了,认认真真的去了一次库存。 这样让我想起年初拉我创业做单车的一个中介,他找到了自行车厂,找到了出资方,找到了技术团队,再来两个懂融资的人,这样一个新的共享单车创业项目,挑一个颜色,就可以开业了。 “自行车厂肯定愿意干的,资本方呢也谈定了,因为这种项目好退出,B轮就可以买一点,估值翻的快。”新天地的星巴克里,中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跟我分析了解放前的局势,“其他都很简单,都很简单。” 我想跟这个团队讨论下单车的收费定价或者商业模式的问题,但是突然发现这个问题,中介大哥、自行车厂代表、投资人都不能回答,因为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上,因为目的是做大规模被并购,盈利这个问题也不重要。 免费的东西永远有需求,低于市场价的东西永远有需求,就想超市里便宜2毛的鸡蛋,9点以前一定被大妈们清扫一光。这些需求是不是针对产品本身,是针对价格。上海新天地的房子不是刚需,但是要是2万一平肯定挤破头。 公共产品私人承运,在规章制度不清晰以前,大家各得所需,薅一点资本主义的羊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