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也巧,打开Uber的新闻,下面立刻出现了Lyft的司机招募广告,竞争就是如此激烈 2017年,为什么是Uber? 为什么Uber在2017年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连串的负面事件爆发? 从外部原因说起。因为Uber此前坐火箭般的高速发展,包括融资数额屡创新高(融资总额已经达到88.1亿美元)、估值突破天际(700亿美元)、业务量两位数增速(2017第一季度相较2016第四季度增长33.84%),暂时压制了其它负面消息的发酵。在全球科技圈和投资圈欣赏惊叹着又一个造富神话的崛起、并且努力模仿Uber模式的过程中,诸如性骚扰、司机背景审核不严格乃至不公平竞争手段,都被轻描淡写地忽视了。“经济发展”暂时成了缓解一切难题的良药。
但是2016年6月,Uber的35亿美元G轮融资,投资机构只有一个——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整个硅谷开始窃窃私语:只有一家公司忽悠不下去周边的人了,才会去遥远的、“人傻钱多”的中东拉投资,寻找“接盘侠”。自此至今一年,Uber再未拿到大手笔投资,今年4月份的融资并未公布任何细节。 2016年8月份Uber难敌滴滴打车,退出中国市场,失去了一个支撑其天价估值的重要支柱。这一举动又和Uber另一个“缺陷”难解难分,那就是:在烧掉几十亿美元后,Uber还是无法盈利,因此中国市场看起来仍然旷日持久的争夺战,它打不下去了。
这只独角兽已经长到了鲸鲨般的体积,高增速逐渐放缓,接着就会停止,但它仍然看不到高盈利、赚大钱的希望,已经有人开始质疑其模式可行性。一旦利好消息不再,质疑声起,那么此前被忽视的“小问题”,就被搬上了媒体头条版面深入讨论。何况Uber此前,真的攒了很多“罪状”。 那么Uber为什么就要有这么多把柄给人抓?这就要分析公司内部原因——Uber的“狼性文化”了。长久以来,卡兰尼克的强硬作风,和Uber“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的企业文化名声在外。 《纽约时报》在Susan发文事件后,通过明察暗访,写出一篇分析Uber文化的文章。其中着重指出:Uber各区域公司都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能取得快速增长和营收,那么很多决定不需要总公司监督。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风格,让公司内部弦绷得很紧,员工尔虞我诈,“利用各种手段”完成绩效。Susan博客写道:“每个经理都在和同事竞争、试图取代直系上司。这些经理并没有隐藏自己行为,甚至在会议上吹嘘所做的事情。” 公司内部压力大,缓解压力的方式也很“奔放”。《纽约时报》称,2015年Uber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全员大会,结果员工们喝酒、赌博甚至吸食可卡因,一位主管性骚扰数名女员工。卡兰尼克本人,曾在接受采访时把Uber称为“Boober”(Boob即胸部),说公司的成功让很多女人对他投怀送抱。此言引发了强烈抗议。 内部的不择手段竞争、以结果为唯一导向的高压企业文化,让Uber如愿以偿获得了奇迹般高增长高营收高估值,也如双刃剑那样给它埋下多根导火线。在时机成熟时,可能就会引火烧身。这个“时机”,就是Uber增速看到了瓶颈、迟迟看不到盈利和IPO希望时,以一场对新总统的抗议为起点,拉开了帷幕。 周日大会的直接后果 上周日在洛杉矶的大会结束后,直接结果就是CEO卡兰尼克的左膀右臂、他在公司最亲近的人、高级副总裁Emil Michael离职。 Emil本人曾卷入一桩丑闻,就是要花100万美元招募一群研究人员,挖掘那些报道Uber负面消息的记者的私生活,制造丑闻报复他们。后来此事被Buzzfeed报道,Emil被迫公开道歉,然而Uber并没有对他进行任何惩罚。无疑,此事让媒体和Uber结下了更深的梁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