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厨上门兴起的时候,被盛赞为美食届的滴滴。滴滴经历过多轮融资,现在依旧完好存活,私厨上门退出。这就说明了两者的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以及需求程度不同,不同产品的特性不同。用车出行对于用户来说是高频次的刚需,而吃饭问题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涉及到社交属性,并且中餐派系多样,与西餐的高标准化不同。 首先对于用户来说,私厨上门是一个低频次的非刚性的需求。私厨上门属于增量市场,前期获取流量和教育用户成本极高,市场培育周期长,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而且相较于存量市场,增量市场的重复消费性很差,用户用一次可能感觉不错,但与叫外卖这种常年养成的消费习惯相比,持续使用的意愿并不强。外卖虽然存在卫生方面的问题,但其方式灵活,但厨师上门做饭的服务较复杂。 小小厨创始人栗亮亮说私厨上门主打一线城市,周一到周五用户上班,基本没有用私厨的需求,周六日会选择去餐厅吃饭休闲社交或者在家里聚会需要私厨,但具有不稳定性,并且周六日的营收无法覆盖周内,平台盈利不足。 盈利模式不清晰 对于私厨上门App来说,大多数平台的盈利方式为。1、厨师的服务费用,但在这方面O2O的普遍方式是厨师拿大部分。2、通过厨师为用户代买食材,以及酒水、餐后水果、零食等用品。平台提供精准营销服务。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两种方式,平台的盈利似乎都很微薄,第一种自然不用说,第二种作为增值服务,食材营销很难PK过专门的生鲜平台,并且其中涉及到复杂的食品供应链问题。 用户数量的天花板明显,边际成本很高,运营成本高,毛利很低。 并且从商业价值上来看,和大多数O2O的痛点一样,用户虽然方便了,但是商家的效率大大降低。对于厨师来说,其本身在高档餐厅里就非常忙,且餐厅里分工明确。但是去用户家里做饭的话,要花费时间在路上并且费力找用户住址、一天最多只能接两单、家庭厨房的设备做出来的饭菜口感不如餐厅、还要承担以往所没有的服务功能,对于厨师的压力很大。 除此之外,产品的落地资源无法解决。小小厨创始人栗亮亮说,因为想要解决厨师近距离上门服务以及用户的信任问题,并且做即量化的早餐配送服务。 平台想要在和社区合作,让地产物业来做信任背书,同时在电梯里投放广告。然而地产商考虑到厨师上门的安全风险对楼盘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双方合作没有达成。 除此之外,还有服务标准不统一、用户和厨师双方的安全问题等难以解决。 感想:情感与理智的博弈 进入一个行业时,每个创业者可以说都是激情澎拜,对项目的发展趋势抱以自信乐观态度,私厨上门App也不例外。小小厨的创始人栗亮亮说,自己之所以选择退出是因为想要对自己和团队负责,让所有关心自己的人都能够重新看到希望。以后做项目时一定要尽可能的在自己能承受的风险做尝试,并且量力而行。 而烧饭饭的张志坚在公开信中表示,决定关闭烧饭饭业务,是一个情感与理智斗争的过程。情感上我们很爱烧饭饭的20万用户,她们的每一条好评,都是打在我们身上的一针鸡血。我们一度太爱自己的付出、太爱自己的创业点子、太顾及自己的面子、以及自己在媒体上放过的豪言壮语,以致于有一段时间没法冷静的思考自己所处的行业。但是为了烧饭饭业务的出路,还是决定回归用户需求本身,选定外卖,开发新产品“味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