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搜索为例。搜索在旧营销体系中所占有核心位置的原因,是其不可取代的定向能力——没有任何一种定向比搜索更具准确性、时效性以及相关性。但搜索的致命缺点也如此,它太过聚焦,而无法洞察用户更广泛的行为和兴趣,从而成为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营销方式,但没有搜索某些词的人并不代表着他们对这些商品或服务没有兴趣。简单讲,它可能会错失机会。 过去,错失的这些机会没有好办法找回,其他任何一种营销方式,也都无法真正洞察用户泛化的行为和兴趣。但今天不同,社交和信息流广告拥有用户的大数据——行为、内容消费以及相当程度的社会属性。而社交和信息流广告又具有搜索广告的灵活性,即它完全允许人们按照广告展示的次数投放广告。这使这一类广告同样具有不错的、贴合用户泛化行为和兴趣的定向能力,这种能力刚好与搜索的更聚焦的定向能力互补。 但从长远来看,社交和信息流广告的大数据可以更进一步,尤其在结合了其他数据源之后,这意味着这类广告可以在时效性和相关性上进一步补强,从而也能够变得更加聚焦——所以它也可以更精准,因此应用的灵活性比搜索广告更好。此外,这一类广告所能承载的内容和创意元素比搜索广告更丰富,即能够提供更大的广告信息量或更强烈的诱导,这也是搜索不能比拟的。 相对于一些令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大数据营销方式,比如DSP,程序化之类,社交和信息流广告对大数据的利用更现实、更具有说服力,并且具有更加落地的场景。这是今天的营销人可以利用的与搜索相当的营销渠道,而且其潜力甚至比搜索更大。 因此,大数据营销的到来,并非是我们所期望的,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推广方式突如其来,横空出世。它已经渗透在我们既有的营销渠道中——那些体量足够大,数据种类和数量足够丰富的营销渠道中。 六、品效合一可能不再是一个故事 内容供给和需求的散点化成为主流、创意能力的复苏、内容推广受到更大重视和欢迎以及大数据作用下能够实现的覆盖更广泛的精准推广,这四大因素使品牌推广和效果推广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搜索具有极强的效果性,但品牌传播能力却是极大的短板。例如,百度这些年在品牌领域的努力(包括品牌专区等),并没有本质上改变搜索唯效果论的现状,而谷歌则更聪明的并未把搜索的品牌化作为一个方向——因为这是DNA决定的,你要改变DNA吗?完全不可能。 但今天的社交和信息流承载着大量品牌信息,无论是由草根(伪草根)还是广告主所做的广告,由于其本身所拥有的传播性和广泛的覆盖性,使广告主在主观上追求效果的同时,客观上帮助了品牌的传播。 单纯追求效果的营销仍然是存在的,但广告主一定要开始转变营销思维,即在当前时代下所有的营销努力都会更加直接地帮助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在追求效果的同时,若能稍微顾及品牌的感知与体验,可能会产生相当意想不到的正向效果。 当然,研究渠道之间相互关联作用的归因体系也将变得更加重要。这个体系需要一些技术知识才能理解,这里不再赘述。 总体而言,2017年一定将成为互联网营销的分水岭。用户作为内容生产者一面的话语权不断上升、用户内容消费的碎片化和更强大的扩散能力、从单一产品的垄断到生态垄断状况的进一步固化以及大数据的推动,都将让2017年成为奠定新互联网营销格局的奠基一年。广告主营销的习惯也将从这一年彻底打破,旧格局也将不复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