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坏消息一同降落新三板。 7月12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共审核了5家IPO申请,2家过会,3家被否。 其中,过会的万马科技,成为新三板第八家转板成功的挂牌公司;而爱威科技首发折戟,成为新三板首家IPO被否的挂牌公司。 这里面最直观的区别在于:前者2016年扣非净利过了3000万元,后者却没有。 2016年11月份IPO提速以来,市场乐观者预计,因IPO提速而“门槛”暗降,扣非净利润低于3000万也能轻松过会。 然而从近期发审会结果来看,因扣非净利润未达3000万元而折戟的企业占比已高达46%,这意味着如果净利小于3000万的公司,两家中就有一家被否。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已向证监会提交首发材料的挂牌公司中,其扣非后的净利润未达到3000万的同样不在少数。 从爱威科技被否的原因来看,证监会关注的或许并不单纯是净利润指标是否达标,更多的是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的认定和财务状况是否真实。 另外,还一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是:净利润不到3000万的企业冲击IPO,“会里”有千万个理由合理的怀疑你为了冲击IPO采取各种包装手段,甚至造假。 01 IPO趋严:扣非3000万净利不到,请慎重 首先,咱们先来看看2017年至今IPO被否企业中扣非净利润低于3000万的企业占比。 为了更贴合现实情况,我们把研究的时间区间界定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12日。 东财choice显示,2017年以来证监会共审核290例IPO,其中过会有243家,未过会的有41家,分别占比83.79%、14.14%。 以下为2017年上半年每月IPO过会率统计:
那么问题来了,在41家IPO被否企业中,有多少扣非净利润未达3000万元呢? 除去未披露财报的IPO公司,余下26家IPO被否公司中有12家扣非净利润未达标,占比46%。 以创业板为例,根据此前证监会窗口指导精神,要求拟登陆创业板的公司最近一年净利润要达到3000万以上。从监管意图来看,若扣非后净利润过低,折射出公司经营抗风险能力偏低,影响的是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3000万的净利门槛虽不是企业申报IPO绝对的硬性指标,但却是投行在接IPO项目时参考标准之一。 至于具体的原因,投行人士是这样说的: 盈利能力没有绝对门槛,但我们一般3000万以上才会接手,主要是出于保险考虑。如果盈利业绩太低,当遇到宏观环境、行业不景气等外部原因时,业绩波动容易导致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因此投行一般倾向于选择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保荐。 当然,净利润在3000万以下还能成功过会的企业也并非没有案例。比如: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IPO过程中3年内财务报表中前两年扣非后净利润都是1000多万元; 杭州园林(300649)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扣非后净利润1400多万元等等。 但有分析指出,扣非净利未达标而过会的企业有以下3个特点: 1、上会前业绩出现耐克型增长或者保持平稳; 2、过会企业大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 3、规范运作情况:不存在重大瑕疵。 换句话说,相比或高或低的财务门槛,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是否稳健,业绩真实性如何,公司运作是否合法合规,成为发审会重点关注的内容。 02 新三板转IPO:强行上的不少,净利为负的也“做梦” 作为IPO的后备大军,新三板的拟IPO企业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2016年7月12日至7月12日,新三板公告宣布接受IPO辅导的挂牌公司总计339家,其中2016年扣非净利润未达3000万的有147家,占比43%。 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净利润1000万以下的有十家;而扣非净利润为负的有一家,为太尔科技。 截至目前,已向证监会提交首发材料的新三板企业总计142家,剔除未披露2016年年报的企业,2016年扣非净利润未达3000万的有23家,占比16%。其中,扣非净利润低于2000万的有3家,分别为杰普特,森达电气和阳光中科。 自2016年11月IPO提速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对IPO的热情可见一斑。但发审会对新三板企业的审核又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 我们还是来看看新三板首例IPO被否的爱威科技。 公开资料显示,爱威科技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965.30万元、9250万元和11705.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578.53万元、1996.07万元和2604.28万元。 除了扣非后净利3000万不达标以外,据证监会公告,爱威科技IPO被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的情形; 2、独董在5家上市公司担任独董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3、价格差异过大、毛利率异常,业务是否真实准确; 4、产品增值税是否涉嫌税务违法退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