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影像社交对美的追求,和环球小*这样的赛事能提供的美丽资源是天然匹配的。Olivia Culpo依靠环球小*光环下的出众身材,配上如同同名的欧美潮流风向标Olivia Palermo一样的穿搭实力,早已在Instagram被称为Olivia Palermo第二,造星效果显著。 同样是影像社交和环球小*合作,国内的In app也参与其中,只是在玩法上,In app充当的是环球小*的一个广域海选渠道。 从7月起,数千位环姐陆续入驻该平台,参加名为“造星工场”的竞争活动,选拨评判标准包括原创图文视频、互动点赞分享、集粉数量等普通人玩影像社交的方式,角逐环姐国内赛的出线名额。 这个方式和Instagram有明显区别。事实上,Instagram上早就存在着选美的需求,很多美国青少年喜欢在包括Instagram、Snapchat、Tumblr等图片平台举办“选美比赛”。这些比赛是自发的行为,作为对标Instagram的In app,通过同官方大赛合作的形式,把影像社交背后本以存在的选美需求释放。 Instagram的做法和In app差别体现在,前者是传统的PGC造星模式,后者则采取了模糊UCG与PGC界限的做法。 1、PGC“降维”,平台更需要腰部生态 火山小视频挖走了MC天佑,快手眼睛都没眨一下,斗鱼挖走阿冷,陌陌也只是微微一笑。但哪天若某大佬挖走斗鱼的阿冷、冯提莫,估计斗鱼要哭一阵。 为什么?因为快手、陌陌是腰部生态,斗鱼是头部生态。如图,
注意,纵轴是粉丝量(代表被关注程度)不是内容量。头部生态,正如秒拍副总裁刘新征所言,90%的内容由UGC贡献,但90%的播放量由PGC占据。在这种生态下,资源过分集中,一旦高价挖来的PGC出走,带走的粉丝将影响平台的根基。 而腰部生态则无此顾虑。陌陌的TOP10只占直播收入的3%,你把10个阿冷都挖走,都不会伤筋动骨,快手同样如此。 以竞赛模式引入环球小*,本来是赛事PGC,In app把她们“降”成了几千个UGC,事实上在充实腰部,而不是塑造头部资源。在Instagram上,活跃的都是知名的环球小*,是顶级头部资源。 2、UGC “升级”,选美大赛去逼格化 环球小*、国际小*、世界小*等各种小*,听起来逼格很高、距离大众很遥远。传统上,这些选美大赛虽然人人可以报名,但入围本身有很多规则。随着网络造星的深化,人们已经慢慢减少关注这种“很遥远的事”,传统媒介的盛事,也越来越远离普通人的视线。 从造星来看,这些“小*”一出来只能是PGC,再来反向吸粉,也无形中提高了普通人进入的门槛。因而,忽视掉环球、国际、世界等高高在上的标签,回到人人可参与的广域比赛本质上,去逼格化成为必要。 这个角度讲,把环球小*引到平台上的In,是要通过UGC“升级”的方式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出入高档酒店、旅游区的环球小*大赛,到平台就变成了群体性UGC创造,门槛和逼格都没有了。而通过个人努力,点赞、集粉,靠着环球小*大赛的光环,又可以“升级”到PGC,殊途同归。 不同的是,这是无门槛的正向的UGC吸粉和成长过程,选出来的佳丽也不再是那些线下大赛走出来的有距离感的明星。 由此,在造星这件事情上,做PGC还是UGC模式不必争论和纠结,在独特的运营技巧之下,只要是于平台有利的,二者本就可以实现灵活转化。 从后造星时代的逻辑二来看,Instagram和In app都具备强力的商业变现能力。Instagram为商家专门制定的照片发布模式,明星可以轻松同商家对接,流量变现。In也有专门的达人广告途径和达人自身品牌成长计划(类似Instagram的商家图片模式)。 回到逻辑一,Instagram某种程度上只是把环球小*的影响力移植到平台,并没有改变环球小*传统的、触不可及的明星属性。In app把神坛上的环球小*拉下来,又通过粉丝自贴标签的方式抬上去,最终形成的明星可能更符合逻辑一要求的“我们的偶像”。 3 模糊了PGC/UGC的腰部生态,造星需要更多“刺激” 在同环球小*合作选拨之外,In app做了一件特别的事。7月22-23日,2017杭州草莓音乐节上,In旗下的UGC Center孵化的In girls将与环球小*PK,争夺环球小*名额。
In要做的是比照与Instagram相比的不足,在腰部生态的情况下,找到两个“刺激”。 刺激一:真内容 做内容的呼声一直很高,多数平台都声称自己被垃圾内容所连累,利益驱使下做号者盛行,标题党、搬运工、抄袭者防不胜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