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好奇,新三板壳生意究竟是怎样的?也有很多人质疑,新三板根本不存在借壳! 但其实,这是一个一直都存在的市场。虽然新三板挂牌门槛比较低,但很多企业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挡在了门外,这样就产生了源源不断的三板壳需求。有需求有供给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需要中介。 读懂君近日拜访了几位壳中介,他们讲了很多三板壳市场的内幕。比如,目前成交价已经出现了1000万的低价,还有人预计下半年会跌破1000万;比如壳会分各种品相,每种定价都不一样;比如究竟是什么人在买壳。 新三板的壳江湖,有太多你想象不到的事情。 一直存在的新三板壳生意 2015年的短暂牛市催生了新三板壳生意。 2014年8月做市商制度推出后,“壳资源”开始持续升温,起初价格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半年后翻至2000万,最高曾攀至3000万以上。 最惊人的报价是3500万,当时卖方还要留10%的老股,想等着坐轿子再赚一些。在2015年一起壳交易中,因壳方股票代码带有“77”,壳价直接上浮200万。 炒得最厉害的时候就是2015年上半年,当时需求旺盛,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一小批人关注新三板所带来的的壳交易机会。当时的局面是壳交易参与者少,“僧少肉多”,何永就是从那时开始做起了新三板壳中介,“当时新三板非常火,连带刺激着壳市场的火爆”。 但是这种火爆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新三板行情的转冷,整个壳市场也开始降温。 到了2016年初,“偶有人打听,新三板壳年初成交量不大,壳的火热和三板交易量的火热正相关。” 读懂君了解到,2016年一整年下来,北上广壳价在2000万以上,而二三线城市壳价在1500万至2000万之间。到了今年壳价一路下滑,不断刷新着最低价,1300万、1200万、1000万…… 当然好壳价还是坚持不降。今年5月份,“北京文化壳,15年挂牌,股东6个,流通股50%,壳价1700万”,有人质疑是否太贵了,有人说这还真不贵。买壳到底要图便宜还是图漂亮,似乎难以说清。 尽管壳市场在冷下来,但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多。“因为新三板门槛低,公司也多,只要手上有资源就能做中介”,文力说,券商、会所、律所、投顾公司都可以做。这样就产生了大量专职或兼职的新三板壳中介。 有人每年有一单没一单的做,有人为了做成一单飞速跑遍全城见人,而有人已经在全国搭好了台子。 一位券商中介曾这样感慨——多少圈内的人大吐苦水:“三板壳太难成交了”,复杂程度可见一斑,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做成了,但也有人一路乘风破浪。 迄今为止,三板成交过的借壳案例有多少呢?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至2017年,市场披露的收购报告书共有180个左右。剔除2013年前的零星交易,真正密集成交是在最近三年,每年平均每年60个。 进入今年以来,速度加快了。1月份统计的历史成交仅110个,而这个数字在7月已被刷新到180个。换言之,这6个月新增了70个项目(有的是去年成交的今年新披露)。 不管是券商、律师这些金融中介还是纯居间人(掮客),大家的生意都做得如火如荼。 究竟是什么人在买壳呢?某壳友总结了接触过的一些的案例,将有壳需求的买家分为7类: 1)宣传型:快速变更法人,立即对外展开宣传(满足短期内招标); 2)战略型:看中壳企业的一些特殊资质及相关专利,买下以后与原股东进行交叉战略业务合作; 3)套利型:囤壳套利,或通过市场上的股票接盘侠将股票分拆实现高位套利; 4)资产有硬伤型:直接挂牌被否概率大,收购后,通过资产慢慢地分步注入(用时间换空间),实现曲线救国; 5)圈钱型:收购后包装些故事,向身边的投资人定向增发募资,用于日后运作; 6)上市梦想型:快速地通过资本运作,对上下游进行产业整合,形成一定规模后寻求A股上市公司并购或IPO; 7)有钱任性型:老子大把钱,啥都不缺,就缺一个壳! 只要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这个市场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某券商三板团队负责人D君这样认为。 壳生意是这样做的 实际上,促成一单壳交易绝非易事。 中介的工作是对接买方和卖方,在交易达成之前,卖方和买方之间其实有非常多的利益冲突,周旋其中的中介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博弈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