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红利时代,恰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最欣欣向荣的年代。繁荣的背后,一个事实很容易被忽略:那些原本在互联网时代就拥有用户、流量、品牌的玩家,若能把握住移动互联网的新机遇,则有机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到了消费时代,“后端”越来越重,这样的趋势则更为明显。2014年TalkingData统计结果称,覆盖率Top20的移动应用中,BAT强势占据十六个,其中腾讯系独占九大应用。到了2017年,极光大数据统计后发现,前20的移动应用,基本来自BAT或者BAT投资的公司。 这也难怪,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红利是否结束”的讨论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成为热词。去年年底,围绕李彦宏的那句“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结束,未来不可能再有独角兽出现”,业界还唇枪舌剑了一番,不少大佬和创业者都参与其中。马化腾拿摩拜、OFO举例,认为“移动互联网还有很多创新机会,虽然说增长速度放缓了,但体量还是很大,每年都有新公司出来。” 36氪创始人兼CEO刘成城则表示,移动互联网红利结束,但是仍会出现独角兽。 其实,这样谈论背后,本质还是人们热心红利、热衷寻找新的红利。 三 未来还会不会有新红利,新红利可能在哪里?这些都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 这种焦虑的时刻,人们又重新将目光聚焦苹果。 其实,iPhone的红利,不仅仅是iPhone带来的红利,而是iPhone引领的移动互联网红利。这一点,大家都清楚。只是,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苹果一直都是创新的引领者,全球70-80%的安卓设备一直都是积极的跟随者。当业界暂时还找不到答案时,老大哥苹果就成了大家“最后的希望”。这就一定程度理解了,这几年的新款iPhone总让不少创业者失望。 不过,这些“失望”的创业者并没有闲着,他们中的一些在积极帮苹果“想创意”,做下游应用,倒逼上游硬件厂商创新。你看,这两年苹果发布会后,媒体的报道中,有不少标题都是“苹果发布了XX和XX,但没有XX”。 而另一些更为“激进”的创业者也在思考,智能手机还是不是未来的产品形态,AR眼镜、智能音响、可以语音交互的耳机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硬件载体。 而这些,会成为新的创业红利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