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好骑共享单车”而著称的小蓝单车,从11月14日开始就遭媒体爆料解散员工,15日事件发酵,小蓝单车宣布解散,拖欠所有员工工资至2018年2月。 更有内部消息称,明年2月欠薪员工也未必能拿到工资,而是要等上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小楼单车的大厦将倾之快,资金之紧缺,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欠员工薪资外,小蓝单车还欠下北京金辉大厦百万元的物业费,欠大部分小蓝单车用户的押金,而小蓝单车的最大债务则是欠下供应商近2亿元的资金。这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小蓝单车的问题在今年9月就可以看出端倪,今年9月,小蓝单车被爆押金无法正常退款。随后小蓝单车官微发布声明就此事作出解释。而在紧随其后的10月份,小蓝单车又被爆出,延迟发放员工9月份工资近10天。 从这两件事上可以分析出,小蓝单车在资金上已经开始周转不灵,直至最后的山穷水尽。从9月份开始,陆续有供应商不断在小蓝单车北京办公地讨薪,并在讨薪时开启直播,大呼还我血汗钱。 而小蓝单车的创始人兼CEO李刚,据说已经很久没有在北京办公,有消息称其一直身在新加坡,公司内部沟通均是电话会议。本月14日,小蓝单车HR曾在朋友圈售卖办公用品,随后将该状态删除。 据悉,当下小蓝单车与其母公司野兽骑行已将大部分员工遣散,但在10月份薪资与赔偿上,却迟迟未见动作。进而导致各地员工已组建讨薪微信群,打算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有消息称,小蓝单车产品副总裁也在微信讨薪群中。 外界对于小蓝单车的轰然倒塌,最直观的原因是其资金不足。确实,小蓝单车是去年末野兽骑行孵化出的独立品牌,在今年初曾获得4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A轮之后,已再无融资进账。 4亿人民币的金额在外界看来不是小数目,但在共享单车行业里却显得杯水车薪。无论是造车,维护,产品投放,城市拓展,还是线上运营、用户补贴与市场活动,4亿人民币都远远不够。 其实,从今年7,8月开始,小蓝单车就已经陷入困境。今年8月,李刚名下与小蓝单车一起办公的另一家公司野兽骑行就已经开始裁员,其目的就是节省成本为小蓝单车“输血”。而据内部人士称,大部分8月被裁掉的野兽员工,其赔偿都定在11月10日,而截止至今,这笔钱依然没有到账。 除去资金问题导致小蓝单车解散外,其管理团队与市场运营团队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共享单车的头部企业摩拜与ofo双雄争锋的局势下,小蓝单车在今年3月份挥师北上,高喊“决战紫禁之巅”的口号,剑指北京。从此小蓝单车开始与摩拜、ofo正面交锋。
小蓝CEO李刚觉得,依靠不俗的产品体验,用户在对比几家共享单车后一定会用脚投票,小蓝完全可以后发制人。这种过于盲目的自信,为日后的进退两难埋下了极深伏笔。 没错,小蓝的单车产品确实有着良好的口碑与骑行体验,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就是在共享单车前期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口碑并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产品的投放,城市的扩张,和节节攀升的市场份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用户想要骑车时,触手可及的只有摩拜与ofo。那这时小蓝再好骑,用户体验再好,又能怎么样呢?所以选择以北京作为主战场,与摩拜和ofo硬碰硬,不失为一招错棋。 除了战略上失误外,小蓝单车的市场运营团队也频频犯错,饱受质疑。有消息称,小蓝单车进京时,曾推出199元半年特权卡活动。用户花199元一次性购买特权卡,可以在半年内免费骑行小蓝单车。半年后全额退款。 恰在此时,有骑行用户在骑行小蓝时存在产品BUG,每小时1元钱的小蓝,有时被用户投诉多扣钱。运营团队就此反馈,设置了结算超过5元就全额退款,恰在此时赶上199元半年卡特权卡活动,所以致使很多充值特权卡用户遭到退款,小蓝因此损失百万元。如此重大的运营事故,在小蓝内部却无人问责,这种没有赏罚分明的管理机制,在公司内部管理上,无疑是大忌。
随后小蓝6月份与某个手游公司的联合活动,因涉及到政治因素,更是将小蓝的未来推向了“无底深渊”。致使原本将要谈好的B轮融资以失败而告终。此次事件曾被业界评为“最低级运营失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