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吧,但除非他是狂热的汽车爱好者,否则他肯定还有很多其他更重要的事,比如:孩子的教育,家庭的收支,职场的拼搏,父母的身体,个人的形象等等...
用户的视角↑ 总之,汽车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并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回到我们的主题——作为营销人,别把太自己(的产品)当回事。 用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你应该关心的不仅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用户生活中的其他任务。 让我们来看看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当时是怎么写那款轿车的文案吧:(没错,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而那款轿车,就是以前英国的奥斯汀轿车)
“我用驾驶奥斯汀轿车省下的钱,送儿子到格罗顿学校念书”——这是该广告的标题。(注:格罗顿学校是当时全美排名前10的高中) 你看,奥格威并没有一上来就介绍产品的属性,他并没有说“奥斯汀轿车比其他轿车更省钱”,而是将奥斯汀的这项属性,与用户的其他重要任务进行了绑定。
当时这篇广告取得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惊动了《时代》周刊,以及格罗顿学校的校长... 而这就是我们说的用户视角——别把自己(的产品)当回事。 要想保证营销的有效性,你最好谦虚一点——要假设全世界没人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大家都在各忙各的,谁愿意坐下来慢慢欣赏你的产品啊,又不是苹果。 而你要做的,就是从“用户任务”的角度去看待产品——看看这款产品,能帮助用户完成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重要任务。 1.2别把自己(的产品)当回事 ——包装篇 除了产品的文案,产品的包装设计也经常出现一些“自嗨现象”。 如果你看过设计公司的方案,如果它的水平不是太差,那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 哇!这设计的真好看,真有意境! 比如之前我在站酷上看到的,一个高分设计方案的展示图:
主题非常明确,元素非常统一,插画也很有风格,并且十分简洁现代,对吧? 不过,这其实也是“自我视角”的产物——这种展示形式,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觉得“这张图很好看”,而跟“包装设计好不好”,并没有太大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 道理很简单:因为对于用户来讲,他没有机会像你一样,在这么合适的背景中去欣赏这个包装。(比如上图的红色背景) 用户所处的环境是非常嘈杂的,周围充斥着各种信息。而在你产品的周围,也还有很多其他品牌的产品。 要判断一个产品的包装好不好,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放到真实的消费场景。 比如超市的货架,或者电商的页面,反正绝对不是一个故意衬托它的环境背景。(除非这个产品只在专卖店售卖,背景环境你自己说了算)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上面那个设计就一定不好,只是说那种表现形式,是有一定“迷惑性”的——它容易让人因为“图片很好看”,就觉得“包装设计很不错”。 那么,为什么很多设计师(以及甲方)都喜欢采用那种理想的表现形式呢? 其实还是因为他们都过分关注了产品——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自己的产品才是主角。 不对。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产品,而是作品——是应该放在博物馆里,用聚光灯照射着的作品,并且,还会有无数人来观摩——用这种“自嗨精神”去做设计,其实是自欺欺人... 2.别把自己(的喜好)当回事 以前我在咨询公司的时候,曾听到一位客户跟我同事在讨论logo的设计方案。 当时那位客户说了一句话,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