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使用手机,我们为手机加持了“钢化膜”;为了更好的完成做饭这个任务,我们会为砧板配备更好的菜刀;为了更好的体验新车,我们会其加持各种车饰等。 总之,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我们会购买某项产品,但因为我们有更好完成任务的倾向,我们往往还会有装备加持的行为。 那么,营销上该如何借用这种消费心理呢? 如果你的产品是消费者完成任务的主要产品,那就尝试为他们提供“互补品”,以帮助其更好完成任务。 三. 与某个人的关系 生而为人,在社会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生活,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与其他人进行交互。 在这个交互过程中,我们产生了两个重要倾向: 1. 关系维持 200元的单人餐,你可能觉得有点小贵,但请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呢,你对价格可能就不那么敏感了。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都猜到了——心理账户。 没错 ,在“关系维持”这个心理账户里,你的预算上限远高于自我吃饭花销。也就是说,在这个账户里,你表现的更大方。 所以,无数的文案都是因为利用了消费者需要维持的关系,从而成功说服他们购买产品。 比如,红星二锅头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用子弹放倒敌人,用二锅头放倒兄弟” 所以,营销人要善于识别哪些关系是消费者要一直维持的,然后向他们提供合适的产品,帮助他们完成“关系维持”的任务。 2. 关系补偿 关系的补偿来自于“亏欠”。 一旦我们感觉别人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或者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就会产生深深的愧疚感,这会促使我们做出补偿对方的行为。 合作伙伴为了你付出了很多,你感恩戴德的同时,也感觉欠了太多人情,满怀亏欠感。 所以,金茅台的文案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感受,它是这样写的: “我哪有什么远见,全靠你的资本壮胆, “我哪懂什么坚强,全靠你当年死撑, “我哪懂什么生意,全靠你的有情有义, 贵人来,金茅台” 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孩子开始对自己冷漠,你会充满愧疚感,你想找机会补偿他。 以致有个研究发现:高价儿童玩具的主要顾客是那些工作忙碌的成人朋友。 所以,在营销上,你要善于识别人们的这种心理: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消费者产生了对家人、朋友、合作伙伴的亏欠或愧疚?我的产品能不能帮他们缓解这种情感上的压? 四. 所处的群体 1. 融入群体 人是社会型动物,任何人都不想被孤立在群体之外,每个人都有融入群体的渴望。但是,社会角色的频繁转换带来的新环境、新群体的改变,总需要我们学着去慢慢适应和融入。 也就是说,我们总需要融入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群体。 而要快速融入一个陌生群体,捷径就是:模仿群体内成员的行为。 所以,初入职场的女大学生会模仿公司里白领群体的行为。比如买奢侈品包包、化妆、穿职业装等。 而这些,都是她们能快速且顺利融入新圈子的“通行证”。 同样,想进投资圈,你可能需要先模仿群体内成员的“常规操作”,比如跑个半程马拉松。 同样,在学生时代,为了和班上的坏小子们打成一片,很多人学会了吸烟。在这里,吸烟,是顺利融入这个群体的通行证。 所以,想在营销上借用,你就要经常问自己: 我的目标用户,他们渴望融入什么群体? 这个群体有哪些普遍的行为习惯? 使用我的产品,我的目标用户是否能达到模仿群体内成员的目的? 2. 回避群体 在一项关于美国大学生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当得知研究生是购买垃圾食品的主要群体时,本科生大大减少了垃圾食品的消费。 这是因为,研究生是本科生的回避群体,这些本科生通过减少和研究生的相似行为,来与他们形成区隔。 所以,如果使用你的产品,能与回避群体形成区隔。往往就会赢得消费者的选择。 比如经济学人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我从来不读经济学人———一个42岁的管理培训生。 这时候,订阅《经济学人》这个行为就帮助用户与平庸之辈形成了区隔。 所以,要借用“回避群体”,你要经常问自己: 消费者都有哪些回避群体呢? 我的产品能不能帮助他们与回避群体形成区隔? 五. 扮演的角色 1. 履行责任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同时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是学生的老师、是员工的上司、是爱人的伴侣。 就像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每个角色背后,都意味着有相应的责任的需要履行。 比如新加坡某儿童保险的文案是这样的: “每天一杯星巴克的钱,为孩子买个守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