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已经出到第二代,她却说那些都只能算是试验品。她理想中的音磅,应该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更专业、更聪明、更有内涵。 自从亚马逊Echo于2014年问世以来,全世界科技公司都在为智能音箱疯狂。 国外有亚马逊Echo、谷歌home、苹果Homepod、微软Invoke,国内有天猫精灵、京东与科大讯飞推出的叮咚音箱、小米的小爱精灵、喜马拉雅FM的小雅……,细数今年科技公司发布会,必有新款智能音箱隆重登场。 跟进的还有传统家电制造商和创业者,曾有媒体统计,目前国内做智能音箱的企业已近50家,此外至少还有500家与之相关的硬件或技术方案提供商。 狂热跟风下,是“入口”的野心。他们笃信这将是继手机之后,打入家庭的又一个突破口。于是赚钱不重要,体验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率先占领赛道。智能音箱从千元级直降到双11的“只要99”。 百“箱”争鸣,硝烟弥漫,初创公司“音磅”会是其中的一员吗? “我们的产品是‘智能音响’”,音磅创始人傅缨茗对新芽NewSeed强调:“在我们还没完成的智能音响市场教育时,智能音箱就铺天盖地地来了。但我们要向用户传递的是,真正的娱乐体验升级,不是智能音箱能完成的!”
消费升级之于“听”,不只是简单的“+AI” 你可能无法想象,在科技发展瞬息万变的今天,音响作为家庭影院中的绝对主角,已经有20多年没有过技术革新。即使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家用音响的套装组件也并没有太多变化。 “就人的感官来说,听觉是特别被动而容易忽视的一个。”无论从内容、技术还是产品,电视都在不断推陈出新,而音频却始终滞后不前。 随后迈入移动互联网阶段,音频的内容慢慢丰富,产品和设备的需求也开始增长,傅缨茗看到了机会。于是2014年,她辞去稳定的工作投身创业,成立了音磅。她要做的,是把传统的家庭影院和多媒体音响进行智能升级和互联网化。 这意味着,她面对的一方面是国外音响大厂和互联网智能音箱品牌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一个存量市场。目前中国有95%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只有不到25%的家庭有音响产品,这个数字是5.5亿家庭。尽管这对于一个做产品的初创公司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但进一步拓展会遇到天花板。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傅缨茗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长期霸占京东音响销量TOP10的国外品牌来说,国内外音响渗透率和智能化的理解并不相同,导致在使用上国外品牌有严重的水土不服。相比于国内25%家庭拥有音响产品,国外音响普及率已达65%,市场教育成本低,因此这些品牌多在音频的专业度和设计上去做迭代和延伸,并未照顾到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此外,国内智能化家电的迅猛发展使得智能电视不断推陈出新,而国外品牌无法良好兼容。 其次,目前身处风口浪尖的智能音箱更多的是工具型产品,而中国传统的客厅文化是以娱乐为中心的,当前市面上的音箱产品并没有围绕这一需求进行深度的契合开发,而是主攻了语音交互方向。 再次,面对一个存量市场,傅缨茗并不想将音磅单纯定位于一个产品公司,AI+产品、声音+内容是她对音磅的定义。“小公司做工具应用型的产品没有任何机会,我们的产品价值更多体现在娱乐体验上,当市场达到饱和,音磅背后的内容和服务价值便成为增量的来源。
三个一体化,初代产品获罗胖青睐 同样看到市场机会的,还有全球最大消费性芯片设计公司台湾凌阳科技研发部主任杨益军和雷石KTV的高云鹏,随着二人的加入,音磅核心团队组建完毕,于2015年初投入第一代产品的研发。 “当时我们讨论了很多,到底是做一个单一到极致的产品,还是做一个以娱乐为中心、把各种功能兼容到一起的产品?” 经过反复验证,音磅团队认为首先应当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即改善当前市面上音响设备投入高、购买决策周期长、操作不便等痛点。“在客厅这种家庭娱乐的特定场景中,大多数家庭成员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客厅度过,而智能升级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多’一个‘少’,‘多’是赋予它丰富的功能和有内涵的内容,‘少’是不需要反复购买,一台设备即可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