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整车来讲,要一炮打响,做出来必须是规模化,没有规模什么都没有。实现规模化之后,你所有的研发能力,运营能力全都会成倍体现出来。」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说。 这位曾帮助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前吉利汽车副总裁、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离开了老东家,从传统整车行业转型到新兴造车运动中来,创立了威马汽车,而提到威马汽车的优势,也许沈晖的这句话才是威马汽车自建工厂等这一系列战略的根源。
12 月 11 日,威马汽车在上海揭幕了自己的首款 SUV 量产车 EX5 的真面目,同时发布了「五道杠」的全新品牌动态 Logo,续航里程 450 公里(NEDC 标准),最大续航里程可达 600 公里,明年 4 月开始预订。
至此,国内第一批「新造车势力」的量产车全部亮相,接下来就是真正「内涵」的比拼了。 其实说「比拼」并不准确,不难发现,这几家主流的新造车势力的定位各有不同:主打高端 7 座 SUV 的蔚来,主打共享和混动的车和家,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电动汽车的小鹏,如今又多了一位选手,这个定位起步价 20 万,大众用得起、用得爽的电动汽车威马。
「互联网往往讲赢者通吃,特别是越轻的业务越赢者通吃,比如 App,第一很多人知道,第二第三少人问津。但是在一些更重的行业,比如说手机这些,智能硬件的,不见得赢者通吃,汽车行业从来没有赢者通吃的概念。」沈晖说。 当然,威马也在发布会上透露了自己的一些全新的亮点,作为一台「更聪明的电动汽车」,EX5 在车内拥有「旋转式」智能触控大屏,除此之外,威马汽车也更关注「车外交互」,公布了车外的动态 Logo 和车窗智能交互等配置。
但相比这些公布的配置,威马汽车的真正的「杀手锏」却仿佛被忽视了。 透明工厂 「威马认为自己掌控制造更可靠,我们自己想认真地干点事儿。」沈晖对极客公园说。 一开始,威马汽车成立之初,作为老汽车人的沈晖在「敬畏行业」的同时,也决定了「自主建厂」的模式。新产品、新团队、新供应链、新的制造、新的服务网络体系,「这个「五新」全中国没有几个团队干过,我们可能是唯一的一家,不管是新造车还是传统造车。」沈晖说。 而在这个品牌发布会上,基于自有 C2M 工业 4.0 数字工厂,却是一笔带过。 这也是威马汽车选择自主建厂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C2M(Customer-to-Manufactory),也就是在具体制造过程中让消费者更多的参与进来,真正的能够造出拥有「千人千面」的感觉来。
威马希望让每一个用户定义自己想要的产品,再规模化生产出来,实现自由选配、成本可控和快速交付。「C2M 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做加减法,帮助用户实现更高效率的消费。用户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我们就选择什么样的配置,不再局限于车型配置的选择。」 也许这样,才是在这个新时代,造出一辆符合更个性化需求的智能电动汽车。 所以在工厂建立之初,威马需要建立一套高度柔性化的订单管理系统和厂内的物流方案,并且在产品研发端予以配合,预留出定制化的空间。同时威马也让用户们从下订单那一刻起就能实时掌握爱车个性化配置、生产状态及交付周期等,为产品品质和个性体验提供可靠保障。 这些都体现了威马汽车在建立工厂上理念与特别,但也就是这样的对于「智能工厂」的新解读,让威马不仅仅能够造出一台车,还能够让它成为一台「千人千面」更符合大众需求的量产车。 威马速度 「以行业标准,一般国企建造一个工厂需要 26 个月,业界知道的最佳成绩是 15 个月,而威马的温州工厂用了 17 个月。」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说。 为什么没有实现最快?陆斌说,这其实也是出于成本和工厂建设速度的相互权衡下决定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威马的首款 SUV 量产车 EX5,目前已经完成了 200 万公里的路测,预计将在明年 4 月预订,沈晖还解释说「交付之后是真的开始大批量交付」,不得不说这让放弃代工,坚持自建工厂的威马汽车赶上了新造车的「第一梯队」。 从 2015 年确定造车,到 2018 年开始卖车,威马的速度足够令人注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