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能化设计?智能化设计表达与感知。我们要做些什么用户才会”感觉智能”?以下是我们在AI设计,ChatBot的一些相关研究及思考。
一丶定义问题:我们在说的智能 1、 什么是智能?图灵测试
“我不能确定对方是人还是机器”,人工智能的主流定义是基于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图灵测试一词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阿兰·麦席森·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在图灵测试中,一个计算机在没有直接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接受人类长时间的询问,如果“足够多”的询问者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无法以“足够高”的正确率辨别被询问者是机器还是人类,我们就认为这个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1] 简而言之,智能设计的命题是机器有丰富的”对话语料”,满足用户对话的预期。 而现在的大数据背景下,已经为我们提供大量可迁移的对话语料,例如微软的小冰由微信端反哺小娜(Cortana),科大讯飞的中央数据库,阿里的客服小二。 对话的问答经过专家的监督学习训练,打标,序列运算,我们有充足能力通过特定的图灵测试,并持续成长。 2、智能还分强弱? 弱智能、强智能 #单一智能 #预编程 #训练编程 #主动学习 弱智能是被动学习,强智能是主动学习。 目前应用的智能主要在弱智能,人工预编程逻辑,或者利用大数据进行样本训练,解决单一的预设问题。 即使是Google的AlphaGo也是弱智能的优化版。 而强智能依然在研究阶段,例如更像儿童学习,你没有告诉他是飞机,他能主动发现和建立认知。 弱智能时代,”技能”机会。 所以应用到Alexa,天猫精灵,阿里小蜜,都是基于每个单一问题或目标,进行场景化剧本设计。 幸运的是我们人类在日常场景中存在大量简单对话及普遍性行为模式,在弱智能时代提供了大量尚未开发的机会。 例如自动驾使,也是通过传感器大数据训练能达成的弱智能”技能”。 例子:
弱智能,阿里小蜜,按双11及1212场景设计对应的人机交互,底层配置网络路径式设计,监督学习及半监督式训练模型,优化置信度最优解。 在阿里系消化大量常见对话查询,满足用户需求。 3、为什么科技还分黑白?黑科技 vs 高科技 用户期待的是什么? 为什么都在突出黑科技? 黑科技-动漫中出现的词语 在《全金属狂潮》中登场的术语,原意指非人类自力研发,凌驾于人类现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识,引申为以人类现有的世界观无法理解的猎奇物。[2] 我们可以引申应用到超出大众常见认知的新技术应用上。 在营销上吸引用户注意力,在产品上提供超出大众预期值的新技能应用。 用户获得意外收益,并互利商业目标增长。 高科技,相对远离消费者的广义领域 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通俗的理解,就是高科技必须进行产业化,才能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并且高科技无国界。需要全球高科技产业联合应对人类共同的命运问题。[3] 高科技与用户日常生活的距离感相对陌生,在消费者运营或营销时相对少用。 主要在商用场景突出专业性的应用较多。 4、小结:用户需要的是什么?体验中加入黑科技的本质是什么? 消费者关注黑科技的原因在于简单的好奇心与探索,期待更聪明的解决方案,以演化心理学的推理底层的心理需求是提升生活品质,达到生存机率的提升。 所以合适地突出或加入黑科技元素能有效吸引用户关注,并提供相应的真实激励反馈,便可有效产生体验体闭坏,促使用户与商业共赢。 二、发现规律:用户期待的智能 #高智能 #未知的 #敬畏的 1、我们是如何表达智能?期待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