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方向不能有偏差,整天追热点,借势倒是借了不少,可悲的是到了最后只记得借势忘了自己是谁。热点只是营销传播中的甜点、开胃菜,可不是什么正餐,我们想要用户记住的是大菜(品牌&产品)。 4. 过时的营销方法论跟过气的网红一样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迅速发展诱发了一大波“入坑”的职业人,相关企业又乐于制造“网红kol”,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的网络红人,他们红的周期越来越短,影响力也越来越小,人们对网红的认知范围也越来越大导致再难以出现红遍全网那种现象级的知名IP。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效果似乎是日渐式微,影响力不如从前。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迅速衰落就连那些尝到营销红利的人都没能预料到如此之快(比如快手中的一些主播、尬舞群体等),更何况一些刚入行的懵懵懂懂的运营小编们。当很多人还在抱着先前微信、微博大V们总结的干货、运营秘籍跃跃欲试时,时代的快速发展早已让那些营销方法论和执行策略变得一文不值。 你以为晚上十点推送微信文章是最好的时间?你以为像杜蕾斯一样借个势发个黄段子就能稳坐“老司机”?你以为转发分享集赞送红包就能完成拉新、促活?别傻了,你难道就没想过:晚上十点的文章那么多,用户凭什么要看你的?时代变了,营销策略也该变了,好的营销人要能洞察到这些变化,做出调整与改进。 5. 过度营销导致营销后期效果疲软 社会化营销的基础是关系链,直白点讲消费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可以通过直播、微商面膜等所谓的成功案例反驳我,但是请告诉我:他们后续的营销怎么搞?没有持续的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供给,那些给你打赏的用户、那些被你骚扰到不得不拉黑你的好友凭什么再为你的“营销”埋单?发发自拍、刷下情怀、卖个萌求个赞,过度营销的背后消耗地是我们有效的好友(活跃用户)资源,失去了这么重要的根基之后,谁能告诉我如何才能再次玩转社交媒体营销? Social效果式微背后营销人的冷思考 2017年,社会化营销的整体低迷给人造成Social已渐死的假象,但是人家网易H5玩转得很溜啊,一下子让很多营销人惊呼电商还能这么玩,H5没死……事实上,走心的内容永远都能抓住人们的痛点,让人们自愿掏腰包,营销人需要做的是对各路社会化媒体的冷思考: 1. 找准价值定位,理解社交生态 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根本还是品牌&产品服务的价值,只要在传播中突出你能给用户带来的好处和实际价值,用户才乐意接受你。 社交媒体传播中很重要的基础是人际关系,所以营销人要去主动洞察用户心理,转变心态,真正站到用户立场上去理解社交营销,情感上的互动往往会形成产品和品牌理念上的认知。才不是以往发条微博,推送一篇微信文章那么简单的,社交传递的是一份情感寄托。 2. 夯实产品服务,精进内容生产 讲真,7哥并不觉得社会化媒体营销不行了,只是在随大流的内容浪潮中,很难再出现优质的内容。短暂的刷屏后留下的只是一堆没有营养的数据和枯燥的狂欢,所谓的营销内容也很快就会被大家遗忘的一干二净。 营销人需要思考的仍是产品和服务本身,能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价值输出?能不能提供更多附加值的内容?能不能与众不同、形成差异化服务?折射在内容生产上,需要建立一个线性的内容生产规划即使是追热点也“不忘初心”。 只有持续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才能不断满足那帮“喜新厌旧”的用户需求,这又何其难呢?优秀如papi酱、办公室小野、咪蒙们都深知这一点,她们迟早会被用户遗忘亦或抛弃,所以各自的团队也在尝试各种转型和新内容输出。 3. 深化社交关系链,内容多样化传播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用户对于信息的信任度高,而信任度高的原因就是社交关系链。营销人要想办法利用用户之间既有的关系链,在关系链的某一个点注入信息,通过关系网迅速传播。 很显然,优质的内容就是能敲动关系链的那个关键点重要选择之一。内容的多样化可以放大内容的曝光范围、扩大受众群体人数——因此多渠道、多形式表达、多角度输出的内容矩阵被很多企业和平台日益重视。只要能触发内容传播的程序,击中关系链中的任意一点,都能作为传播的开端,这个开端可以是单点也可以是面状,如果是多点同步启动传播,这样矩阵的叠加效应将会更明显。 不试试传统营销,怎知Social更有效? 网络时代,很多营销人不那么重视传统营销方式,觉得没用了,7哥不是很认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