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包含的概念越多,覆盖的范围越广,对设计师的素质要求就更高,同时设计的开展实施难度就越大。当边界被扩大,这事情就已经非单个个体能承载的,而是一个部门,甚至是整个公司所做的事情的集合。我个人能接受服务设计这个概念,但回到我们现实中的钉子化、细分化的个体工作常态,究竟服务设计竟能带来什么价值?我们不妨先对其理念进行简单剖析。 服务设计的理念剖析 核心原则
设计流程
设计工具 服务设计并非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做更为全局思考的设计思想。服务设计包含的工具有很多,例如:故事板、利益相关者地图、商业模式画布、顾客生命周期、用户旅程地图等等。而当中如故事板、商业模式画布,生命周期等很多的工具其实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已是非常熟悉,想了解更多的同学可以戳此链接。而接下来,我们会重点聚焦于一个在设计工作中可能会用到,但又相对陌生的工具——用户旅程地图。 什么是用户旅程地图 一个用户,从需求动机的产生,到接触了解相关的产品服务,再到使用执行解决需求,是一个非常长的链条。而当中细化下来,还会产生很多小的需求和触点。用户旅程地图要做的,就是要把用户的这个链条完整地、可视化地展示出来,并从中了解发现问题和痛点,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只要你在网络上搜索关键字customer journey mapping,你将会看到五花八门的用户旅程地图,它可能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又或者是这样的: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都一脸懵逼,这东西在工作中该怎么用?又或者,因为服务设计强调的是前台体验和后台系统的整合设计,所以不要说设计师,即使是产品经理,也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这种全链路的产品体验或服务,那在我们日常设计工作中,这貌似也就成了虚话,无法落地使用吧? 借用用户旅程地图的思路来改进产品体验 的确放在一整个故事或服务链里面,我们上线的产品可能就只是用户旅程的冰山一角。基本很难把地图用起来。我也不喜欢形式大于内容,生搬硬套地去做一番包装,而是希望方法都能用来吸收改进,最后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结合实际的项目处境,我就产生了一种想法,或许我们也能借鉴用户旅程的思路,针对线上产品进行体验改进。 准备阶段 建议不要单干,去组建一个关键团队,成员包括核心的产品、设计、开发等同学,人数上做适当控制。另外还要准备大量便签纸、笔、一面大墙。 清楚自己产品的目标用户,了解他们的诉求、动机和故事,打造用户画像,相关的信息可以由设计师或产品经理和团队同步。 在讨论的后期可以适当进行思路切换,把每一个UI界面想象成是一个空间或场所,界面的交互元素就是用户线上的触点。 执行阶段 我们要把团队成员聚在一起,通过共同的讨论,利用便签纸,一起打造一个产品体验地图。这样做一方面是便于及时调整,另外一方面是有助于团队快速达成共识,让整个项目组形成聚力,并在关键岗位产生推进作用。同理于用户体验地图,产品体验地图其实就是一个超大的矩阵图,它分成横轴(时间维度)和纵轴(有价值的审核维度)两个部分,整体结构如下:
搭建地图的步骤如下 1.了解用户诉求 前期依然需要有调研支撑,明确产品用户画像,以确定产品的关键目标和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2.明确目标和阶段 大部分产品的整个体验历程,都可以借用这个思路进行阶段的划分:
举个例子,我之前在做某个产品功能,是要满足用户在休闲时,可以通过玩小游戏增进感情。当时也是按这个思路,结合用户和产品的诉求,划分了几个核心阶段:
核心阶段一旦成型,也就基本把矩阵的横轴内容给奠定下来。 3.阶段方案细化 为了达到每个阶段的目标,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相关方案的脑暴和罗列筛选,这是当时为了吸引用户所罗列的不同场景和思路:
最后我们就能针对不同阶段,梳理脑暴出有价值的方案,并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核心的体验阶段:
4.操作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