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内容生产者这端,大家深刻体会到各种各样的焦虑。于是,越来越多的内容生产者和内容创业者,开始把他们的目光从追求增量拉回到盘活存量的阶段。内容价值开始回归,而头部内容越来越显现出它们的品牌效应。 竞争在升级,而行业格局也比愈发确定。我们觉得流量越来越难做,粉丝越来越难积累。
究竟有多难呢?我们看一个数字。2017新榜微信公众号500强,它们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活跃账号占比大约是千分之一,但这些账号提供了每天微信公众平台12.9%的流量。如果把尺度进一步缩小,最头部的50个帐号仅占活跃数的万分之一,它们却提供了整个微信公众平台2.9%的流量。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数字,2017年微信公众平台一共产生了42万篇10w+内容,有52%是来源于500强账号的,由此可见流量的集聚前所未有的集中。
那收入端怎么样呢?从新榜自己广告交易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到,假如我们把微信公众号头条报价超过1万元的号定义为头部号,这样的账号仅占可交易账号的13.94%,但这些账号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分享了广告主94%的广告投放预算。 我们进一步收窄尺度,如果我们把头条报价超过10万块的公众号当做顶级号的话,它们在可售卖的账号中仅占1%,这1%的账号分走了广告主40%的广告投放。 由此可见,过去一年的草根小号,他们的商业价值在逐渐降低,而头部内容的品牌溢价在升高,内容创业者的贫富分化也在加剧。
再说资本,2015年和2016年是资本大举进入内容行业的两年。据统计,在2017年有披露的内容行业的投融资总额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超过20%的比例是B轮,以及B轮之后的中后期的创业企业。 如果综合考量新榜指数以及投资金额,73%的投资金额都是被头部创业者拿走了。对一个新入场的玩家来讲,越来越难获得资本青睐了。
那么头部创业者做了什么呢?2017年是MCN机构遍地开花的一年。 头部创业者通过搭建MCN机构,一方面连接更多的中长尾内容,使自己的内容多元化、规模化,延长生命周期。另一方面是通过运营新吸收的账号,塑造新的IP,打造自己的内容集群。 同时MCN机构也可以更好地与平台进行政策的谈判与交易,来延长自己、扩展自己的商业变现路径。 无论是从孵化新IP还是规模化生产,还是从多元变现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在2017年涌现出很多鲜活的例子,比如说孵化新IP的机构papitube、新片场等等。
内容创业者做内容,最希望做的是将价值最大化。如果说刚才讲到获取流量变得越来越困难,获取粉丝越来越困难,你势必要将视角从扩张拉回到如何盘活现有的资源。 我们将从流量价值回到用户价值。当你获得粉丝的成本高到一个不合理的程度,或者高过了你能从中获得收益的程度,你的边际效益为零,你不得不考虑怎么盘活已有的粉丝,从而获得更高的价值。
如果说广告是内容行业天然的变现方式,一种通过二次转化的变现方式,那么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业者正在试图跨越这种二次转化的鸿沟。无论通过内容电商的形式,还是知识付费的形式,内容创业者希望能够直接与用户产生联系,能够一次性地跟用户产生转化和交易,从而拉近内容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是什么在驱动这样的革新呢?是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从一篇简单的图文,到推出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从看重存量到盘活增量,从内容的传递到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其实在不断地驱动这种价值革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