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完邮件或文章后,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进行检查,提醒我们作品是否直达主题:读完这篇报告或文章,受众了解了某个目的,他们可能会采取你期待的行a为,并对你或公司留下你期望的印象。 这是使用要素法总结出的一个简单好用的理论,它可以指导我们写文章、写邮件、做运营。 4P、6P要素理论,这里不细说了。它们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P);公共关系、政治权利(6P),类似的还有PEST分析法等。 三、分类法 1.分类法的概念 字典是这么解释“分类”的: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分类可以说是各学科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比如生物学按照界、门、纲、木、科、属、种对物种进行归类;经济学按照研究对象大致分为宏观、微观经济学;法学按照研究对象分为经济法、公司法、劳动法等。那么,我们运营人该怎么运用这个方法去总结日常工作呢? 2.几个常用的分类法运营模型 2.1. 二分法(矩阵法) 二分法(矩阵法)的研究方法在各个领域都很普遍,比如我们常听说的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这个方法非常好用,就是将两个变量组合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都代表一种场景,以此展开分析。比如,我在分析京东商家后台这个产品时,按照入驻时间和系统了解程度分成四个用户类型,在以此去做产品设计。
2.2.金字塔分析法 金字塔分析法不少人应该都用过,它可以按照事件的重要性和前后逻辑进行分类总结。如:运营人经常用到的马斯洛需求层次:
之所以能将金字塔方法做的分类叫金字塔模型,这是因为它不仅有分类,更有“递进的逻辑”。 我们在写文章、做活动时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去思考,也就是著名的麦肯锡金字塔方法:
2.3 .同期群分类分析法 同期群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对具有共同行为特征的用户进行分群,如“在2017年6月第一次购买”,“在2017年10月第二周对产品的使用频率开始降低”,去持续观察他们的指标变化。侧重分析生命周期相同阶段的不同群组之间的差异。避免因总体数据的“好看”带来认知偏差。具体应用,本文不再赘述。 四、结语 本文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个人关于运营研究方法的三点思考,重点不在模型本身,希望能对大家的日常工作总结有些许帮助。大家可以注意观察,很多好用的模型基本是按照过程法、要素法、分类法总结出来的,除了可以运用模型指导我们的运营实践外,我们大可以照这三个方法总结适合自己公司或部门业务的差异化模型。 作者:平章大人,本名“方磊”,就职京东无界零售赋能事业部。专注无界零售、平台生态、行为经济和营销科学化领域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