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昊:我们有一些针对性的数据服务会提供比较复杂的数据。像我们的猫眼研究院为片方举办的影片试映会,针对某个片子就像开诊断会一样举办一个影片试映会,根据试映调研结果为片方提供比较详细的数据分析报告。 这项服务我们借鉴了好莱坞的一些方法论体系,同时有我们自己的方法论,并结合了猫眼平台这么多年积累的用户数据。猫眼研究院还有很多类似试映会的数据能力提供给行业、为行业赋能,比如购票指数、预告片测试、物料及渠道效果评估、下级市场及续集期待度分析等。 这些服务和数据更详细、更复杂,没有在专业版上对外体现。 腾讯《深网》:在做试映会时如何采集数据样本? 郑志昊:在电影上映之前,针对目标用户的调研、试映都可以做。调研不仅仅是在线上,线下也是我们的擅长。我们在取样时,做了很多筛选,这里面有很多统计学的原理。我们试映会的样本选取时对不同的口味、兴趣、甚至偏向性的人群做了筛选,这样对电影给出的判断会更综合全面一点。为什么我们的试映会能够准确预测观众评分,就是这个原因。 腾讯《深网》:整个样本库的量级大概是多大? 郑志昊:非常大,猫眼平台购票用户已经超过2亿,这里面好多都是非常热衷看电影的影迷。这个样本库,可以支持我们试映会在每个城市都能做到非常有代表性的样本选取。用户的性别、年龄,过去观影的倾向是喜欢看动作片、类型片还是玄幻,过去看电影的频次,用户画像各种数据我们都有。 谈定位:猫眼要做赋能型平台 腾讯《深网》: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猫眼想做的事情是向行业输出自己的数据能力? 郑志昊:我们要输出我们所有的平台能力。数据能力只是我们输出的一方面,我们赋能里面远远不只是提供数据能力。 比如营销赋能方面,我们花了很多成本甚至买流量在网络上给电影做宣传,不光是我们自己的电影,有时候是我们同行的电影。大家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这样做? 因为我们希望,整个行业里面对电影营销的认知有所提升,包括在用户层面如何使其成为社会的焦点、成为大家共知的热点。在社交网络或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使电影的素材和话题持续成为一个时期的热点,让整个观众群、尤其是年轻人看到。 这些探索,对整个电影行业都有好处。 腾讯《深网》:但一些竞争对手可能不会这么想。 郑志昊:我觉得有可能你不能讨好所有的人,最终是让这个行业真正变好。中国电影市场这几年快速成长,今年票房已经有望突破600亿,中国电影票房今明两年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第一。这个成长过程中,还是应该抓住整个趋势。这么多年以来,包括美国、港台这些地方,在电影线上化方面,相对中国大陆并没有太多的进展。中国电影的繁荣正是这几年里面持续快速发展的,包括国家法律和政策上的扶持,中国电影人自身的努力,互联网平台的深度参与,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起到推动作用。我们看到这个产业的成长,它不是偶然的。 腾讯《深网》:猫眼现在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当然复杂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你对新猫眼有一个怎样的定位? 郑志昊:这个问题我更愿意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猫眼正尝试通过科技含量更高、效率提升更优化的方式,来帮助电影行业一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每个公司都有自身成长的不同阶段。最早的时候,猫眼是从卖电影票开始,形成了这个领域的竞争力。到后来,我觉得猫眼是一个文化娱乐产业的关键环节,是促成整个文化娱乐内容成长和服务基础的一个环节了。 如果要定位的话,我更觉得猫眼是一个互联网+文娱平台。平台其实承担两种角色,第一种角色是能够给这个产业赋能,提供更多的创造增量价值的能力;第二个角色,是需要帮助创作者生产更多优质内容,这样平台上才会出现层出不穷的好产品或内容;这都是平台应该去承担的。在今天猫眼的体系下,这两个角色都在逐步完善中。 谈布局:用户触达、内容层面都将继续深入 腾讯《深网》:要成为一个互联网+文娱平台,应该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郑志昊:平台能力有很多方面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大家能够看到,包括用户触达能力、人工智能能力、对内容的把握能力,包括我们对IP运作的每一个环节能够把服务进一步做深的能力,好多环节我们今天做的还远远不够。 腾讯《深网》:在出品和制片环节也是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