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凤凰网科技 孙洪 谈起牛电科技、小牛电动车,李一男便是无法绕过的话题。 8 月 22 日的牛电科技秋季新品发布会现场,凤凰网科技注意到创始人李一男就坐在嘉宾席的第二排,与周遭的好友谈笑风生。在新品介绍期间,李一男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没有合拢过嘴。 只是,这一次李一男的身份变了。然而,跟着变化的不只是CEO角色的转换,李一男“消失”的两年,正是国内出行领域快速变革的关键时期。而李一男错失的两年,也正是牛电科技错失的两年。 对于外界来说,牛电似乎“被偷走”了两年的时间,外界很少听到牛电是声音,更不知道牛电在这两年里做了什么,甚至屡屡传出牛电现金流不良、备受政策考验难以为继等等问题。 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因为创始人的遭遇而变得倍感神秘,现实的情况究竟如何?两年来牛电发生了什么?李一男为什么在回归后迅速离场?外界对于牛电有太多疑问,在凤凰网科技对牛电科技CEO李彦做的独家采访中,或许可以揭露一二。 被迫沉寂的两年 在 2018 年新品发布之前,外界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听到过牛电的消息。上一次公开对外发声,可以追溯到 2016 年 5 月,当时的新品M系列车型上线京东众筹,超过 8176 万元的数额打破了当时国内的众筹记录。 随后,牛电开始陷入沉寂。即使 2017 年 4 月U系列上线,也是相当低调,几乎没有对外做宣传。直到 2018 年 6 月在巴黎卢浮宫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期间牛电有两年时间处于蛰伏状态。 对于一家产品型创业公司而言,长时间的宣传缺位不利于新品牌的建设,这一点牛电非常清楚。李彦对凤凰网科技表示:“酒香还真怕巷子深。”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牛电被迫沉寂了两年。 李彦直言,这两年多确实是没做好品牌宣传,这种低调与李一男的境遇有一定关系,期间不乏唱衰牛电的声音。“如果是去年前年,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大多数人更多关心的可能不是产品,甚至唱衰我们的人说,牛电一副要挂了的样子,牛电是不是融资出问题了。”李彦苦笑着对凤凰网科技表示,还有一堆人问这个问题(李一男所涉内幕交易案),但我们没法回答,干脆我们就躲着,老老实实做产品、开店、卖车。 但外界似乎并不想让牛电老老实实做事,对牛电的唱衰声音在 2017 年 1 月又迎来一波新高潮。“因为 2017 年 1 月的时候,那个案子判了,本来不判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事了,但判完之后一堆人跟着问,当时的情况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李彦说到。 李彦透露,牛电在 2017 年做过一轮数千万美金的B轮融资,碍于当时的情况,并没有对外公布。另外,牛电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在不断升级,例如在欧洲市场。牛电之所以一开始就同步发展海外市场,一方面是存在一定是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对牛电的品牌形象有增益。 而且,从今年开始,牛电要重新开始做宣传和品牌建设。据凤凰网科技从牛电内部了解到, 2018 年初,牛电扩大了市场和品牌团队,加大品牌宣传的投放。李彦表示:“我们今年要开始做广告,大概在 20 个城市做公交广告。” 牛电的线下广告投放逻辑,与此前疯狂抢占公交、地铁的二手车电商不同,牛电并没有上亿甚至数十亿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只能拿出几百万做有选择的投放。 以北京为例,牛电有用户的骑行数据,可以知道小牛的车停在哪些楼里,因此会知道牛电的用户在哪些街上骑车,打公交广告会依此选择公交线与骑行路线吻合的。也就是说,牛电会选择目标用户群的日常出行路线和办公区,做有目的的投放。 事实上,牛电虽然没有积极对外发声,但对产品的研发和渠道的拓展始终没有中断。“我们一直在开线下店,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做的还是很好的,现在在一些城市牛电的认知度挺高的,但也有些城市是不知道我们的。” 李彦介绍,目前大约有 600 家线下店,其中 2017 年就开了 450 多家,其中一二三线城市多一些。 相对应的是,随着牛电每年新品的定期上线,以及线下门店的拓展,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 8 月 22 日发布会现场介绍,截至目前,牛电全球有 50 万用户,但这并不代表牛电累计有 50 万的出货量。李彦表示:“用户量和出货量不是一一对应的,其中也包括家庭用户,就是有存在一个车两个用户的可能,很早以前我们出过一个数字是 35 万台出货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