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第二十个年头,并不太平。 和众多热门产业一样,网络文学在资本的整顿中逐渐走向成熟,在以网文IP为核心进行全产业链开发中,影视剧改编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网络文学为影视剧提供了巨大的改编源头,但影视剧公司同样也承担着高风险。 范冰冰消失超过 100 天,偷税漏税,天价片酬,收视率造假……影视行业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倒塌。 “今年的影视剧市场降温了,风向不对,至少到明年都没有人敢轻举妄动。”这是多名从业者向锌财经表达的共同看法。 尽管不是风暴酝酿的起点,但是这把火终究还是烧到了网络文学。网文IP改编影视作品的泡沫正在消散,敏感的人察觉到风向的异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撤离。 当更多的选择同时摆在了资本面前,漫画、动画、短视频、游戏等衍生品,都在变化中迎来了新的转机。 相比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的游戏、动画等,漫画或许是最适合帮助资本度过这段寒冬期的新形式。 网络文学IP改编成动漫比改编成影视剧反响更好,它可以具象化地还原小说里的场景,为网络文学增加附加值。 “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漫画可以跟网络文学IP结合得更紧密,在某种程度上,漫画能够给网文IP增加成功率。”翻翻动漫工作人员告诉锌财经。 这是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1 过去:疯狂的网络文学价格战 2014 年,是多数网络文学创作者午夜梦回的盛世。那一年,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热潮达到了沸点。 “不敢卖,任何作品一卖出去,一定会后悔死。”在杭州滨江的中国网络作家村,锌财经记者见到了知名网络作家发飙的蜗牛(以下简称蜗牛),现为起点签约作家的蜗牛著有《妖神记》《重生之贼行天下》《天域神器》等畅销网络文学作品。 据蜗牛回忆, 2014 年,随便一本小说,如果今天出价 40 万,明天就有人加到 200 万。即使这样,各大文学网站平台排行榜前一百的作品版权仍被抢购一空。“就像抢房一样, 10 分钟还未交定金,就要拱手让人。” 泛娱乐概念其实早在 2004 年,盛大公司以 200 万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起点文学时,就已经开始显现。直到 2011 年,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才真正提出了泛娱乐的概念:以IP授权为轴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跨领域、多平台的商业拓展模式。 IP热和交易“神话”带动着更多互联网写手出现。在这种风潮下,占据IP源头的小说作者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17)》统计:截至 2017 年 12 月,中国 45 家重点文学网站的原创作品总量达1646. 7 万部,创作队伍非签约作者达 1300 万人,签约作者约 68 万人,总计约 1400 万人,拥有超过3. 78 亿读者。 笔耕不辍的网络大神和不断涌现的新锐作者保障了百万级创作队伍及其原创作品的输出。 可以说,那几年是网络作家造梦的时代。 例如《甄嬛传》《扶摇》《花千骨》《鬼吹灯》等影视剧,都一度成为全民热点。即使你不是目标受众,也免不了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所裹挟。 强势IP的网络小说拥有庞大的书迷粉丝,为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提供了收视保障。因此,影视剧公司也乐此不疲地追逐着各种类型的网络小说。 那时,网络文学还是新兴行业。面对一块巨大的蛋糕,资本的逻辑也异常简单粗暴:买下你。 2 现在:失灵的IP?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文IP被各大影视剧公司哄抢,作为影视剧IP主要源头的网文,市场价值很快达到了千亿量级。然而,随着改编的影视剧不断增多,强生命力、高认同感的IP却越来越稀少。 2014 年前后,影视剧制作公司囤积的大量缺乏创新、套路严重、改编难度大、与时代发展脱节的网文IP,如今已经渐渐不再受到观众的热捧。 网络文学最早兴盛时的大量粉丝,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回头再看当初痴迷过的网络小说,纷纷表示“很中二”。如此一来,这样的IP作品改编拍摄出的电视剧,很难再继续黏住曾经的原著粉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