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勃博士毕业后曾在美国硅谷工作一段时间,后来他回到北京,并在 2004 年着手创建豆瓣网。据杨勃向媒体透露,豆瓣早期的创始人只有他自己。从 2004 年 10 月开始,杨勃每天带着电脑去北京朝阳区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写代码。 2005 年 3 月,豆瓣正式上线后,运营维护工作也是由他一人完成。直到 2006 年 2 月,豆瓣上线快一周年时,公司才有了第二个员工。 今天的豆瓣已经成为一个注册用户达到1. 5 亿,月活跃用户达 3 亿的大型社区,成为城市白领和大学生聚集的互联网阵地。尤其是豆瓣电影的打分和影评,已成为年轻一代观众最认可的观影指南。 不过,豆瓣的商业化道路一直曲折,至今仍然缺乏营收能力强劲的业务。这背后与创始人杨勃的理念有密切关系。在网站商业化变现的问题上,理工科出身的杨勃与豆瓣的文艺青年用户一样有“洁癖”。比如,他在 2012 年参加一次论坛时曾直言,豆瓣社区不运营,要靠产品来表达。在 2015 年,他还曾指出,豆瓣要变成一个简单的地方,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用户兴趣。 豆瓣上线后很长一段时间,页面都没有广告,这受到用户好评,但也意味着网站放弃了最重要的营收来源。直到今天,豆瓣网页上的广告数量也十分有限。 在成立早期,豆瓣的盈利模式可谓单一,即在每本书籍下面附上购书网站的logo和价格。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网上商城购书时,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收入分成。这样的盈利模式也许能维系一个小网站的运营,但随着豆瓣快速成长,从电商网站分成的收入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 2012 年以来,豆瓣也曾尝试推出一些新产品创收,但效果并不佳。豆瓣一直对电影产业兴趣浓厚, 2012 年成立豆瓣阅读,希望借此发掘平台原生内容。此后,豆瓣阅读有多部小说售出了影视改编权,公司还在 2016 年 10 月成立飞船影业公司,入局影视 IP 改编。但截至目前,仍然没有一部豆瓣参与制作的影视大片被观众知晓。此外,豆瓣还涉足了在线电影票务市场,但如今的市场份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012 年 9 月,豆瓣上线了导购产品“豆瓣东西”,被看作是豆瓣在电商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虽然豆瓣东西为文艺青年精心挑选了品类繁多的商品,推荐、评论功能也别具一格,但豆瓣东西在艰苦探索 5 年后,最终仍然于去年 8 月“遗憾”下线。 除了营收模式单一,新业务探索频频受阻,豆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反应迟缓也常被外界叹息。 2013 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滚滚而来,但豆瓣直到 2014 年 8 月才推出首款App。更让用户有些失望的是,他们发现豆瓣APP体验不佳,“直接照搬了豆瓣PC端”。直到目前,豆瓣APP在主流安卓应用市场的下载量才刚刚突破千万。对于豆瓣移动端产品的战略失误,杨勃深有感触,他曾在公司的一次年会上承认,因为自己对技术和产品盲目自信,豆瓣错失了移动浪潮的最好时机。 商业化道路遇阻,直接影响了豆瓣的融资。豆瓣成立至今已有 12 年,累计完成三轮融资,但融资总额仅 6000 万美元,最后一轮融资发生在 2011 年(由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共同投资 5000 万美元),距今已有 7 年。相比之下,近年来其他互联网公司一轮融资的金额就可能达到数亿美元,资本市场对豆瓣的“冷淡”可见一斑。在豆瓣资金困难时,老豆瓣用户们甚至曾喊出“让豆瓣活下去”的口号,发动用户去频繁点击广告链接。 到了 2017 年,长期苛求资金的豆瓣想到了另一条融资途径——上市。豆瓣当年 8 月发出的一封《年中业务调整》内部信曝出了公司筹备赴境外上市的计划。杨勃在信中表示,豆瓣将进行内部业务调整,下半年各线开始启动独立预算,并称“豆瓣的预期上市通道重新放回到境外”。 不过,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在科技公司蜂拥赴美股、港股上市的大潮中,豆瓣依然悄无声息,上市一事没有下文。外界不禁再次为豆瓣捏了一把汗,如果错过了这轮上市窗口, 12 岁“高龄”的豆瓣今后还能取得突破吗?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是古时陕西韩城司马迁祠的楹联,也被认为是陕西人性格的写照。 在陕西籍企业家左晖身上,多少能看到这种性格的烙印。有媒体评论称, 1971 年出生的陕西大汉左晖,拥有典型工科男思维,低调、直爽,喜欢举例子、用数据,一板一眼;他更愿意谈已经做到的事,不愿意过度去讲想做或者还没做到的事情,他性格谨慎又天生骄傲。 这种性格,也在左晖的创业史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并帮助他成就了今天的链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