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大数据领域,纯粹讲概念没有技术的公司都死完了。融资过很多的钱的企业虽然还存活着,但大多过得也很难受。”一位大数据领域的资深创业者,对创界网(ID:ChuangDaily)说出了整个业内的真实现状。 从 2016 年开始,就有人喊大数据的寒冬来了,但依然有很多资本进入大数据这个领域。到 2017 年《网络安全法》实施,曾经被称为大数据天堂的野蛮生长时代结束,行业进入调整期。进入 2018 年,洗牌持续加剧,凛冬真正来临了。 寒冬真的来了在当下,大数据领域的公司基本是三分天下:BAT华为等巨头系;TalkingData、华云数据、Dataeye等创业系;电信、移动、联通等国有系。 2013 年~ 2016 年,是大数据相关公司的春天。在这几年,创业公司很容易拿到融资,从几百万到数亿不等,有业内人调侃说:“行业风口期,只要在电脑上打开一个Excel表格就敢说自己是大数据公司,就有可能融到资。” 不完全统计,仅在 2017 年的上半年,就有 63 家大数据创业公司获得了融资,总融资超过 68 亿人民币。其中获得上亿元融资的企业有 17 家。更有人乐观估计,在 2020 年,整个产业会超过 13000 亿。 大数据公司融资概况(部分,创界网制图) 从 2016 年下半年开始,大数据行业的公司数量就开始逐渐压缩和减少,其中D轮融资超过 4 亿的百分点等公司开始大幅裁员,据说将超过 600 人的团队压缩到了 300 以内。 2017 新年刚过,亚信数据同样步入调整步伐,负责新领域探索的部门全部砍掉,据说还会有第二轮裁员。 除此之外,大数据公司在融资方面也遭遇难题,除了极个别的头部公司获得了大数额的投资外(百融金服在今年 4 月完成了由中国国新基金领投,老股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增持的 10 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其他获得融资的公司非常少。不少公司的融资记录还停留在前几年,比如集奥聚合的融资还停在 2014 年的B轮。 上海某基金的合伙人说,他们基金在2014~ 2015 年投资了 12 个大数据项目,到了 2016 年投资了 4 个, 2017 年 1 个, 2018 年完全停止了投资。主要是观望。而在投资的 17 个项目中,已经倒闭的 5 个,占近30%。转型的有 7 个,剩下的 5 个,还在继续熬着。“几乎全军覆没。”说完之后他长叹了一口气。 国内大数据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Dataeye创始人汪祥斌指出,即使是估值很高的一些头部项目,现在大多日子也不好过。行业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谋求商业变现。根据爱分析发布的《 2018 中国大数据行业报告》显示,我国多家金融、政务大数据公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看上去一片繁华。但是由于大数据的基础建设需要长期投入,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是不错的情况。 还有部分的大数据公司,继续流血融资。多位从业者表示,由于之前概念炒的太火导致现在的大数据公司估值太高、项目太贵,目前整个行业都面临溢价过高这一问题。据说某一头部大数据公司在最新一轮融资中,互联网巨头投资方觉得估值太高,直接打了对折。虽然最后还是融资了,但已经无心对外公布融资金额。 大数据公司估值概况(部分,来源爱分析)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大数据领域,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变现或者利润很高的公司,面对如今热潮的褪去,当初给投资人开出的溢价无法兑现,后续融资压力很大。即使有收入,在行业营收较好的大数据金融还有政务公司,都面临回款这一硬伤。某大数据公司,和一银行签了一笔 100 万订单,三年过去了,还有一半的款没有结算。 大数据行业靠着概念就能拿到钱的风光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为什么大数据行业如此萧条?大数据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面对行业现在的艰难,追根溯源,是因为行业建设周期长、缺乏底层核心的技术、萎靡的经济大环境等综合原因造成的。 核心底层技术缺失 即使经过 6 年发展,我们依然缺乏大数据的核心技术。 Dataeye创始人汪祥斌说,国内所有标榜做大数据的公司,用的基本上都是美国的hadoop底层核心技术,一旦全部切断,那么国内没有一家数据公司能存活下来。 据悉,目前有关大数据底层的核心模块全部来自于美国公司。腾讯、阿里在内的所有公司都在用它提供的技术,包括分布式的数据库在内。国内公司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原创技术,只有阿里在大数据开源社区贡献了一些技术。 国内的大数据公司,目前更多是在应用层面进行创造。这是当下国内互联网创业者最擅长的,能短期见效的、变现的应用层面的东西,比如说做数据统计、分析、挖掘等应用层面的技术。这是中国创业者在大数据行业的优势和强项。由于底层技术的缺失,根基不牢,一旦整个行业发展遭遇动荡,产业链上的创业者可能都会被波及,很难长远发展。 数据大而不精的尴尬现状 以广告投放为例,外界都以为大数据公司掌握大量数据,可以做到精准投放来增强产品购买率,在理论上来说没错,但其实只是一个理想状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