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我从传播专业毕业,毕设作品是一本原创纸质杂志书,我还做了好几个h5 页面,在朋友圈做推广。 那年,各大纸媒销量急剧下滑,大牌纸媒的主笔编辑纷纷离职,很多人都成了新媒体时代的追捧者。 毕设的杂志书,在我们那一届“停刊”,我们用最后一期刊号“致敬传统媒体行业给予我们的指导,也以此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工作之后,我发现,在纸媒的创作与产出期间,所有环节的规范与要领,都是新媒体从业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纸媒消亡的是渠道,不管技术和载体如何变化,其对于新闻处理的专业能力、对内容的制作能力才是内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就在所有人都在说“纸媒已死”的时候,那些传统媒体人以自媒体人的新身份又“杀了”回来。 如今打开你的微信,随便数一数那些你标星的大号,你会发现,变化莫测的新媒体时代,仍然还是当年从传统媒体走出来的自媒体人,主宰着你的朋友圈: “新世相”创始人张伟,曾是《GQ》杂志副主编; “咪蒙”创始人马凌,《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部首席编辑; “黎贝卡”创始人方夷敏,《南方都市报》的首席记者,娱乐访谈节目的策划人; “咋整”创始人陈鸣,曾是《南方周末》的深度调查记者,他的报道推动国家碘盐政策调整; “一条”创始人徐沪生,曾是《外滩画报》总编辑,上海滩薪水最高的总编辑之一。 …… 这决非巧合,而是得益于他们在传统媒体行业的采编训练和经验,他们深谙读者心理和传播规律,他们本身便是优秀的文字创作者。 行业转型初期他们依然相信内容创作的力量,他们仅用文字创作,塑造个人品牌、实现内容商业化。 回顾他们的创号历史,看看从什么时候起写作也能如此赚钱? 2012-2013 1、传统媒体人的静观与躁动 2012 年我们没有迎来世界末日,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一种新生的内容传播形式,悄然开启媒体行业的新格局。 大众也在成长,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个体自由发声的空间逐渐扩大,个人话语权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公众新闻媒体的关注与依赖度逐年减弱。 “‘讲人话’,别为了显得高级而绕来绕去。”那一年《南都》的编辑部里,首席编辑马凌这样要求新记者,“你自己识字就觉得自己写得很棒?可是大家看不进去没有意义。”这是马凌总结 12 年大众媒体工作留下的经验。 4 月马凌在“城市周刊”专题提出“鄙视链”一词,备受瞩目。 与此同时马凌还有一个身份,咪蒙,活跃于博客、微博、豆瓣上的影视爱好者。她的一系列影评语言诙谐,文笔轻松,获得大量的转发。“跟我们有同等智商和同等文笔的人不愿意去写这个东西”。 马凌:学术写作的背景,七年的纸媒训练为她在文字创作上提供了足够自信。 咪蒙:新媒体的深度用户,熟悉和深知网络环境中的大众喜好。 拥有这两个身份的她,对于那年 8 月正式上线的微信公众平台,还是持静观的态度,同年注册之后,发过一条问候语音,“我是咪蒙,听我的语音感觉我不会说脏话吧?其实我会哦~以后有机会说给你们听。” 当时的马凌还在出书,咪蒙还热衷于影视剧,这个“之后”于是就这样过了三年。 可能是因为,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还非常的活跃,大众对微信的认知还只停留在一个能发语音的通信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则是一个相对个人的空间,所以业界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有前景的平台。 但北大中文系毕业之后,一直待在传统媒体的张伟内心有些躁动了,他在 2013 年 4 月 5 日开始,在自己的公众号“世相”上每晚分享一篇文章。 “世相”thefair取自张伟喜欢的美国杂志《名利场》VanityFair,作为媒体人,长年的新闻写作保持客观中立,去个人化色彩,让他想脱离《博客天下》《GQ智族》主笔的身份,去表达一些自己的喜好。 所以张伟在“世相”中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有关新闻,有关文学,每一篇都有推荐语,但是他没有用传统媒体“编者按”的表述,而是用“sayings”,并在第一句写上“这是世相的第x篇文章”。 就这样“世相”在内容形式上都基于传统纸媒的规范,加上了一些创新,且受特稿记者训练的张伟,文字细腻而深刻,倡导西式的审美和价值观,实用主义加“一点”理想主义,张伟就这样开始用文字传达他的精神世界。 渐渐的朋友圈的兴趣传播特点显露,信息被准确的传达到了众多文艺青年、新闻从业者那里,“世相”迎来了第一波精准的读者。 同年很多纸媒意识到了行业的下滑,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过只是单纯在做内容传播的渠道转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