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人有个心结。iPhone虽是中国人制造的,但富士康每组装一部手机,只能赚6. 5 美元,更多的钱是被生产关键零配件的国家赚走了。 不仅富士康,其他许多中国传统制造企业都面临同样尴尬的处境。他们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品牌意识有待加强。 11 月 8 日,锌财经本期新制造主题月的分享嘉宾——费庄华发织造厂的二代主人(CEO)姚雨婷,也分享过一段经历。 在 2000 年,费庄华发曾为迪奥、纪梵希、卡地亚、MCM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做过代工。那时,他们的产品质量已经能够满足国际一线奢侈品的要求,但遗憾地是,即使有大牌的背书,没有更好的生产效率,就无法吸纳更多利润与资源。 由此,姚雨婷感受到了从旧制造转型新制造的迫切性。 29 岁的姚雨婷生于有百年历史的杭缎之家,她的成长史,亦是费庄华发织造厂从一家作坊逐渐壮大至今的发家史。 她的成长史,亦是费庄华发织造厂从一家作坊逐渐壮大至今的传奇史。 从小习武,后考入警校并留校任教,再后来到某省政府单位工作,两年前,姚玉婷终究还是回到了小时候的那个丝绸厂里。她主动选择回来继承父业,而且有所成绩。 2017 年,姚雨婷的杭缎工艺领带走进法国巴黎卢浮宫,成为卢浮宫热卖的旅游纪念品,开启了杭缎织造新的发展篇章。 “当时接到卢浮宫的订单,我们也很诧异。卢浮宫给出了世界级绘画大师著作的高清扫描版,对材质和印染的要求非常高。最终我们制成几万条领带,当时在卢浮宫的售价是单条 200 欧元,现在已经成为收藏级别的产品。”她说。 姚雨婷发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升级,需要一些推动力。对她来说,无论是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还是科学技术的升级,她都比上一代人更容易接受。 当人口红利逐渐衰落,而厂内现有设备更新不足时,姚雨婷不再延续几十年前的批量化模式,会从小批量定制上做好功课,针对有个性化需求的客户开发产品。 另外,机器设备的智能化也一直在进行。但在制造业,每个领域的生产流程都千差万别,遑论丝绸制造。丝绸从蚕茧到织成布,中间需要非常多的环节。因为丝绸的特殊性能,在织造过程中有一些步骤是不能完全脱离人工的,比如蚕丝的细腻程度,并不能通过机器手臂及其他的智能产品来完成。 姚雨婷说,智能化的过程,应该是尽最大可能提升和改造硬件和软件,最大程度解放劳动力,“硬件改造对工人来说也减轻了负担,工人们以前学机器至少要半年,现在的机器操作简单,快捷,更容易上手,开的机器多了,收入也随着增加,对工人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未来几年,制造业势必会发生一些改变。政策扶持之外,更值得关心的是,这场变革中,他们的“新制造”正在进行时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