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选择和朋友一起创业,毕竟自由一些,也能够发挥专长。” 今年春节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杨霆瀚,在深圳一家互联网企业实习期满后,放弃了老板的挽留和万元月薪许诺。在正式拿到毕业证之前,就与几位同学共同创立了一家手机应用创业公司,成为一名新生代创业者。 据相关统计部门数据显示, 2018 年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 820 万人,相比 2017 届毕业生多出近 35 万,随着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这个毕业季也被不少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尽管如此,有部分专业的需求依旧旺盛,有媒体报道:计算机、外语、机械设计等相关人才的平均月薪在 7000 元以上;而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云计算等技术专业的招聘信息显示,平均月薪都超过了一万元。 可以说,在高度竞争压力的氛围下,杨霆瀚的选择多少有些令周围的亲友愕然。 “压力是肯定有的,父母、女朋友都不支持我创业的选择。” 他告诉懂懂笔记,虽然大家都感觉今年的工作不好找,而且认识的一些年长点儿的创业者,也都在讨论如何让企业“活下去”。但身为 95 后的创业新生代,他和团队正在考虑的却是如何让手头的项目“再长大一些”。 从他过去近半年的经历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千千万万年轻的新生代创业者执拗的身影。 1 不谈初心,先说生存 “家里反对,差点和家里人闹僵了,都担心我活不下去。” 杨霆瀚告诉懂懂笔记,今年初听说他想自主创业时,家人都并不支持,尤其是去年底因经营问题导致厂子关门的舅舅,更是现身说法。 在舅舅眼里,创业不急在一时,也许明后年机会能更多一些。他劝告杨霆瀚,自己周围开工厂的朋友已经把产能降下来了,尤其是做外贸加工的朋友都在考虑转手厂房,“年轻人不要头脑一热,一时冲动。” “长辈们的想法是让我先找家企业待着,熬两年涨涨经验。”杨霆瀚认为,找份工作虽然比创业要轻省一些,生活也会相对稳定,但对于他而言,虚度两三年的时间就等于“废了”。 尽管从媒体上能不时看到创业艰难的文章和市场分析,但不甘心“废掉”的杨霆瀚还是叫上了两位室友,共同启动了这个小小的App应用开发项目,着手研发他们的首款产品——基于二次元的兴趣社交应用。 “这几个月看到不少同龄人的创业项目,我们这个算比较保守的了。”他笑着表示,作为 95 后新生代创业者中的一员,他看到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如同恶交友、情绪电商、陌生社交等等新奇的念头。 但是在这个春天真的冲进创业圈后,杨霆瀚还是感受到了浓浓的寒意。 做商业计划书之前,他和创业伙伴吸取了各方“导师”、“前辈”的指点,完善了几十版,也得到了导师的赞许。然而穿梭于各创业路演寻找投资时,却发现现实真的骨感十足。 “几乎连有意向的投资人都没有碰到。”在杨霆瀚看来,除了今年融资环境不景气的原因,很可能是自己的项目与市面上很多社交竞品缺乏差异化,在功能上没有拉开距离。 “我们倒也没有气馁,大家决定先将社交产品的思路放一放,从我们拿手的小程序开发做起。”杨霆瀚表示,虽然团队人不多,但也不能把大家凑出来的这点儿启动资金坐吃山空。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没有融资、缺少社会资源的情况下“活下去”。 因此,他们四处出击,在整个炎炎夏日,挨家挨户去寻找有小程序需求的餐饮、教育、汽修企业。从关内到关外,他们采用地毯式的“轰炸”希望能打开一个新的业务缺口,“再低的价格我们也愿意接,这样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才有机会活下去。” 很多行业分析都指出小程序会在今年逐渐爆发,但是他们也明白这个业务的门槛很低。“是个开发团队就能做,确实没有什么门槛,我们只能拼低价。”拼命的扫街终于为团队带来了一些业务,微薄收入也勉强可以维持公司日常的运营开支了,这让杨霆瀚和伙伴感到十分满足。 在他看来,如今的 95 后创业者,在做创业项目的前期常常脑洞大开,而在业务扩张上,又相对比较理性。他坦言: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自己和伙伴很享受创业的过程,也相信会逐步积累更多行业经验。如今,虽然整个十一小长假没有休息一天,他却和小伙伴乐在其中。 有人认为,如今的 95 后创业者太过“浮躁”,而舆论也认为 95 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规模会大幅缩小。不过,从有关市场调查数据来看,今年的 95 后应届毕业生中,仍有近三成“初生牛犊”表示会选择自主创业。 可见,尽管创业环境并不景气,选择在 2018 年创业的新生代们,却大多无畏眼前的困境,勇于追求自己认定的“个人价值与财务自由”梦想。 那么,新生代创业者们想要“活下去”,到底有多大难度? 2 跪着创业,并不可耻 “我们现在都只是拿创业补贴,不算工资,毕竟是艰难时期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