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后,当我们的后代打开台历, 11 月 11 日会不会与春节、中秋节一样,成为一个法定节假日?那一天,每个人都推着一辆购物车在街上游荡,见面问候语是:清了,清了!就像春节时说“过年好”一样。 中国互联网从来不缺概念。 2009 年,也就是双十一诞生的那一年,以开心网为代表的SNS大行其道,SNS也一度成为创投圈的显学。那一年 7 月 7 日饭否被封,互联网上半场还没结束,王兴和他的技术总监张一鸣就被红牌罚下。 转年,雷军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正式提出了“顺势而为”的创业理论,这也被认为是“风口上的猪”的理论的内测版。因为在那次演讲中,雷军引用了《孙子兵法》的一段话来说明“顺势而为”的重要性:“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后来他在微博上用同样的话解释“风口来了,猪也会飞”。 2015 年 3 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正式让“互联网+”的概念登堂入室。 同一年,一套煎饼果子带火了“互联网思维”一词,雷军说,早期的小米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典型代表,阿黎那本《参与感》就应该叫《互联网思维》 2016 年,王兴喊响了“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后来程维私下说,这个概念其实自己提的要更早。据说程维还一直对“TMD”的说法颇有微词,认为是媒体的拉郎配。 2016 年 10 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正式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据说当天上午雷军在另一个场子上也提出了同一个概念,比马云早了几个小时。 2017 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刘强东说,同志们,不对,那应该叫“无界零售”。 到了 2018 年的收官阶段,小马哥再次出手,正式提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这既是对“互联网+”思想的发展,也是对“互联网下半场”理论的升级,意义重大。 这些年来,大佬们隔三差五就出来插杆子、立Flag,无非都是一个目的:把自己做的事情定义成历史趋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饭局没你的事儿。其实说来说去,都大同小异。 就拿“互联网下半场、新零售、产业互联网”三套理论来说,本质上都是改造B端,但角度不一样:互联网下半场强调流量红利期的终结,新零售强调线上、线下流量的融合,产业互联网强调流量基础设施对B端的服务能力。 比如王兴的下半场首先是解决餐馆的数字化,马云、雷军、刘强东的Flag首先是解决零售渠道的数字化,马化腾的产业互联网是针对更大范围的B端客户(政府、医院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首先取决于各厂的DNA。 美团、阿里、小米、京东都有着很丰富的场景库存,腾讯是用流量推动场景的生成;交易平台善于搞变现不善于搞流量,所以要转向B端要效益,社交平台善于搞流量不善于搞变现,所以要转向B端要增收;目的都一样,路径各不同。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光有理论还不行,还必须要有组织保障。 今年各大厂除了股价下跌、市值缩水这个共同趋势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约而同进行了组织变革。最近三个月,从马云交班,到小米内部调整,再到腾讯、美团、 58 同城等企鹅系的组织架构调整,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集中的一次大厂自我革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利益重组,这一波调整的一个副产品,可能就是会有不少高管出来做投资或者撸起袖子直接创业。创投圈是中国财富新贵们最好的收容站。 互联网上半场,大家都是争夺C端流量。这个战场从战术的角度看,讲究单点突破;从组织的角度看,推崇赛马机制。但面向to B的业务形态,一是标准化程度低,二是严重依赖资源调配和管理。所以,它是一种大一统的管理模式。 这次腾讯组织架构调整,把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LBS等业务线整合到一起,就是典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因为一个客户可能会有不同层面的业务需求,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但这次调整也意味着,腾讯赖以为豪的“单点突破模式”、“赛马机制”的终结。 但有一种误读,认为只有腾讯喜欢搞赛马机制。其实阿里也搞啊,当年从PC端往移动端转移,看不清方向,就干脆淘宝、天猫、一淘一起上,最后一淘被拿下。只不过,腾讯的赛马是一条赛道上不同团队之间的车手比拼,而阿里的赛马则是多条赛道、多个团队之间的赛道比拼。 都说阿里没有朋友,这点没有错,但阿里的组织机制、战略路径,与to B业务形态的适配性确实高。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学习阿里的,要比学习腾讯的多。反倒是腾讯的成功逻辑不可复制。 有人负责抛出理论,还有人负责解释理论。比如李彦宏、周鸿祎这对“好基友”,分别扛着AI和安全的大旗,哪里有杆子,就往哪里插: 马云提新零售,李彦宏说,No,是AI新零售;周鸿祎说,不,是安全新零售; 雷军提IoT,李彦宏说,No,请加上AI;周鸿祎说,不,请带上安全; 马化腾说产业互联网,李彦宏说,No,没有AI就没有产业互联网;周鸿祎说,不,产业互联网离不开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