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行业从来不缺少故事。上游厂商席地而坐守住垄断局面、中游平台争夺版权陷入囚徒困境,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 但最近几年,随着硬件产品和消费场景开始泛化,大娱乐时代用户的听觉需求也在暴涨。 暗流涌动之中,音乐平台们正在谋划一场内容的供给侧变革。 1 音乐行业的周期性起落 音乐真正成为一门性感的全球生意其实没有很久。从 1948 年黑胶唱片机的出现,到 1979 年索尼发售随身听(Walkman),因为传播介质的改变,音乐市场发生过几次不小的变革。 总的来说,这个产业的规模化经过了黑胶唱片、磁带、CD、数字音乐(流媒体)等数次迭代。猜猜看,受益于技术迭代,音乐市场本身的规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下面这张图是近 50 年美国音乐产业的规模变化。整体来看,这块蛋糕似乎越做越小了。 传播介质的改变与美国音乐产业的变迁 原因不难理解。从成本上来说,音乐正在摆脱传统的物理介质变得「线上化」、「虚拟化」,其生产成本在不断降低。加之流媒体音乐的渠道方为了追求用户,愿意免费提供服务,消费者收获到更好体验的同时,整个产业能够攫取到的收入不升反降。 但仔细看上面那张图,里面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小趋势:伴随传播介质的变革,音乐产业的市场规模其实是周期性更迭的。 每一轮产业升级,都是新介质在存储密度、音质水平、用户体验等维度对旧介质的全方位碾压。而一旦升级完成后不久,整个行业又会迎来新一轮的复苏。 1999 年- 2017 年全球音乐产业收入(亿美元) 恰好,当下这个节点正是新一轮复苏的发端。如上图,根据 2018 年 Global Music Report 的测算,从 2015 年起,全球音乐产业收入结束了长达 15 年的下滑趋势,到 2017 年,音乐产业收入已经连续增长 3 年。 背后原因主要是音乐流媒体增长迅猛。比如,2017 年美国音乐流媒体收入为 66 亿美元,在所有音乐类别中的收入占据首位。 这是音乐行业释放出来的一个信号。而接下来的问题变成了,既然这个产业正值复苏阶段,那么最多的钱流向了哪里?谁又在产业链上掌握了最强话语权? 2 产业链的霸主是上游唱片厂商,渠道方几乎不具备主动权 2018 年 3 月底,网易云音乐宣布全面下架周杰伦所有歌曲,一时间,云村用户反响强烈。 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其实,这事早在数年前已有端倪: 2017 年 2 月 27 日,网易云音乐与日本最大娱乐集团爱贝克思(avex)达成独家战略合作,获得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面授权。 同年 5 月 16 日,腾讯音乐与全球三大音乐厂商之一的环球音乐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后者在中国大陆地区分销业务的独家合作伙伴。 接下来,网易和腾讯两家围绕音乐版权问题出现争端: 8 月 8 日,网易云音乐因未经许可提供吴亦凡最新专辑《6》的在线播放,被腾讯诉至法院。 8 月 17 日,网易云音乐相关运营主体因未经许可提供 200 多首华语畅销歌曲,被腾讯起诉。 8 月 24 日,杭州,网易云音乐反诉腾讯音乐旗下的酷我音乐侵权。 在两家发生版权之争后不久,9 月 15 日,国家版权局就网络音乐版权问题约谈了 20 余家境内外音乐公司、国际唱片业协会等主要负责人,要求授权公平,避免独家版权。 因为「窗口指导」,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阿里音乐相继达成了互授协议。目前,三方平台相互转授权的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版权数量的 99% 以上。 但关键还在于剩下的 1%。 尽管已经互授 99% 的版权内容,各音乐平台仍保留了约 1% 的差异化独家内容。因为平台版权内容早已不只千万级别,保守估计,1% 的独家歌曲在 10 万首以上。而这些音乐产业 KOL 作品的归属,将直接决定用户选择投奔哪家平台。 上图是截至 2018 年 9 月,腾讯、阿里、网易三家平台拥有的独家版权。可以发现,腾讯音乐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事实上,腾讯音乐的版权优势源于其管理团队,旗下几乎囊括了在线音乐所有的元老级人物: 腾讯音乐联席总裁谢振宇、副总裁陈琳琳,中国最早的在线音乐平台之一——酷狗创始人; 联席总裁谢国民,曾任新浪音乐总经理,于 2012 年创建音乐版权公司海洋音乐; 侯德洋,2007 年加入腾讯,后主管 QQ 音乐相关事务; 吴伟林,原诺基亚音乐版权相关事务负责人,后加入腾讯音乐负责版权管理工作。 管理团队凭借自身多年从业经历,已与上游各大唱片公司建立起长期的友好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