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证券前两天上市的时候,创始人李华的一次采访很有意思。 记者问: “为什么富途上市前的连续三次融资, 2014 年 3 月的千万级A轮投资, 2015 年 6 月的 6000 万美元B轮融资, 2017 年 6 月的1. 455 亿美元C轮融资,股东都是腾讯、经纬和红杉?” 李华笑了笑说, “我也曾试想过是不是可以让别的投资人进来,毕竟每个投资人背后都有自己的资源。但我们的股东太爱富途了,紧紧的抱着富途,不肯放手。” 这话回答的客套而有礼貌,似乎全然忘了创业前期经纬的质疑和pony小马哥的拒绝。 01 富途是一个珍宝,但掘发的过程太艰难。 传统券商的顽固藤蔓将金融行业遮蔽的暗无天日,种种高企的准入门槛、牌照,让既得利益者高枕无忧。 一个腾讯的第 18 号员工, 30 岁前的财富自由者,本来什么都拥有,安坐社会金字塔尖,挣脱俗世给与碌碌众人的种种枷锁。 但当决定搅一搅这个金融黑洞时,以前的一切都不是他的了,而是变成了这场游戏中的微末赌注。 2000 年,李华从计算机系毕业加入腾讯时,OICQ还只有六位数,还不叫QQ,李华是鹅厂的招的第一个应届大学生。 结果正当OICQ在中国即时通讯市场收割大片用户时,一纸律师函发到了刚刚成立 3 年的腾讯。ICQ母公司美国在线(AOL)起诉腾讯侵权,要求OICQ改名。小马哥急中生智,将OICQ改名为QQ。 至此中国互联网界一场巨大传奇开幕,参与这场传奇的人现在来看,几乎都是被命运馈赠的宠儿。 但李华当时一定不这么觉得,其毕业时还存在毕业生分配制度。 作为大学计算机协会会长、优秀应届毕业生,李华得到了去深圳发展银行任职的机会,亦通过多轮面试,拿到了华为的录用函。 这两家企业的当时的条件待遇都比前景不明的腾讯更加具有吸引力。 但那个时代互联网有魔力,引无数英雄好汉竞折腰投身其中。 李华说加入腾讯的初衷简单,是出于对OICQ的兴趣和对腾讯几位创始人的好感。 抱着一个应届毕业生惯有的“试试”态度,加入了腾讯。 “如果做不成,也不愁再找其他工作。 ” 李华惯给自己留有退路。 在腾讯 8 年,李华做市场、做运维,做产品、带团队。 04 年腾讯上市,固然让李华收获巨额的个人财富,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能够参与一个奇迹,并伴随着它成长,确定它的成长路径,看它影响到成千上万的人。 这种视野的开阔性成就的达成买不来。这大抵也是后来李华发现券商交易中的破绽,有勇气要用富途撬开的深层原因。 04 年 6 月,腾讯在香港上市,发行价格3. 7 港币,在之后的 4 年里,腾讯股价上涨了近 19 倍。一直持有腾讯原始股的李华身价自然也水高船涨,不到 30 岁便实现了财富自由。 只是那几年腾讯的股价不是一直稳步增长的,而是与互联网行业的波涛汹涌齐步,先是一度腰斩,然后牛气冲天。 那时的腾讯员工工作之外都要随时看看股票的涨跌,计算一下今天自己的身价几何。 如果某天股价大跌,你会发现鹅厂一多半的员工都是垂头丧气的。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鹅厂则是一个安乐窝,福利好,工作也有很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员工归属感强,离职动力普遍不足,如果外界诱惑不是特别的大,很少被挖走。 08 年李华决定离职时,很多人不解,但当时李华心里其实想的清楚:他就是为了离职而离职,如果当时不走,心中念想就很容易放弃,就不可能再走得掉。 腾讯太温馨,但温馨不好嘛?对多数人来说自然是好,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寻找和构建温馨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语,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当你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会失去另一些。 日本民间有一个谚语,“成功就是放弃你眼前想要的,一心只得到你真正的想要的。” 很多人会把眼前想要的和真正想要的搞不清,所以看似忙碌,实则从来也没有靠近过自己的内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