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安全吗?” 这是近期一位用户在百度“微众银行吧”里的提问。该用户此前因某网贷平台出事损失一万元,加之团贷网“暴雷”后,已成为惊弓之鸟,如今急于求证自己在微众银行资金的安全问题。 在这个提问下面,贴吧的负责人不得不给他做了一次科普,解释了微众银行作为有执照的银行和网贷平台的区别。 作为国内第一家开业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已经成立超过四年,但对不少人而言,这还是个陌生的名字,即使知道它的人,也可能存在信任疑虑。不仅是微众银行有如此的遭遇,其他 16 家民营银行也处于类似的境地。 对民营银行们而言,用户的信任感偏弱并非其面临的唯一问题,民营银行曾经被视为搅活经济、刺激传统银行改革与创新的“鲶鱼”,但实践证明,在监管政策、市场竞争、内部股权等多重压力下,实现这一目标依然遥远。 01 民营银行的短暂春天在行业发展之初,各界对民营银行都寄予较高期望。 2012 年 5 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民营企业可通过发起设立、认购新股、受让股权、并购重组等方式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同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 两份文件的先后出台意味着民营银行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企业界一片欢腾。 “试点民营银行,首先是要以民营银行独特的优势,发挥‘鲶鱼效应’,改善当前中国金融业的竞争态势。这将是民营银行试点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由央行主办的《金融时报》表示,民营银行的诞生有一定的必然性,“正像自然界有大树,也有小草”,民营银行是丰富多层次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不仅是主管部门发出了声音,其他传统银行机构也纷纷公开表态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涌现出更多的民营银行。”时任民生银行董事长的董文标认为,鼓励发展民营银行,不仅能促进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打破国有资本的金融业垄断现状,还能倒逼大型银行进步。 不少行业龙头企业跃跃欲试,尤其是蚂蚁金服、腾讯等企业,随后将拿银行牌照纳入现实的业务考量。 “在资金清算上,我作为一家银行来讲,对支付宝支付结算业务算是一种补充和完善。”网商银行前行长俞胜法提到,银行针对支付宝交易设定了限额,但用同为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与其他银行做银行间的转账交易,则不会再有任何限额,只要账户实现打通,“用户用网商银行的账户,跟用支付宝账户将会一样方便。同时支付宝遇到的限额问题,也可以通过网商银行来解决。” 在此前的业务中,支付宝面对银行都非常被动,无论是转账还是交易都要看银行“脸色”,甚至发生过不愉快。以快捷支付为例,在 2014 年,“四大行VS支付宝”事件爆发,建行、工行、农行、中行下调了其储蓄卡快捷支付限额,将每笔限额从几万元下调至几千元,并且随后发生了银行与支付机构员工的口水战,引发网络围观。 蓝海银行副行长王业芳也认为, 发展民营银行有特定的背景和意义,一是能够有效地撬动民间资本,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发挥民营银行的“鲶鱼效应”,鼓励创新。 怀揣着对银行牌照的渴望,民间掀起了筹办民营银行的热潮。随着 2015 年 6 月,首批五家试点的民营银行开业,银监会宣布对民营银行全面放开,此后排队申请的民营银行不断增多。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6 年 12 月单月全国共有 20 家民营银行核名,其中有 14 家为二次或二次以上核名(注:核名有效期为 6 个月)。 2016 年全年民营银行核名总数达到 178 家,甚至有民营企业家中途改变发展战略,全身心投入到民营银行申请的行列中。 02 从颠覆者到补充者好景不长,热火朝天的民营银行,在 2017 年迎来了一脚急刹车。 2016 年 12 月,银监会出台《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审慎监管。此后民营银行批复筹建进程陷入停滞,再无新增,且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出银行申请。 截至目前,在已获批的 17 家民营银行中,有 5 家为首批试点银行, 12 家于 2016 年获批筹建。 这种转变的背后,既有监管的政策限制、传统银行的竞争等外部因素,也有民营银行内部定位的调整。 自发展以来,最让民营银行如鲠在喉的两个问题一是远程开户迟迟无法落地的问题,二是负债端受限的问题。 远程开户对于民营银行的影响很大,无法开户就意味着无法建立用户账户体系,意味着民营银行依然需要受制于传统银行的一类账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