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i黑马(ID:iheima),作者:i黑马,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改革开放 40 年来,金融业的发展波澜壮阔,银行业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扎根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产品服务、扩大开放交流,勇担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先锋。 然而传统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一直遵循二八原则。相对于普通客户而言,他们往往更专注于高端客户,因为这20%的高端客户就可以带来80%的利润。银行的VIP通道由此而来,不怪银行嫌贫爱富,因为同样的成本能让银行赚更多的钱,为富人提供更优质享受是服务行业的惯例。 在这种现状下,我国仍存在大量传统银行模式触达不易、服务不充分的中低收入人群,主要包括从事生产、物流、服务行业的城市蓝领,进城务工人员,小微企业经营者,自雇人士等,以及偏远、欠发达地区民众等长尾客户。由于日常金融消费和生产经营需求长期得不到充分满足,长尾客群一直没有享受到便捷、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做出了通过发展普惠金融,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金融获得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提升到国家战略角度。 微众银行诞生于这样的改革浪潮中。 2014 年 12 月,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在行业的高度关注中正式成立。 刚成立的时候,微众银行便明确对外宣布了自己作为“连接者”的角色定位,制定了“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数据科技为抓手,同业合作为依托”的经营策略。 “普惠金融”的践行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普惠金融发展之路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微众银行作为银行业改革的新生产物,依靠探索,走出一条创新的、差异化的可行路径。 在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看来,普惠金融内涵博大精深,其中要义是机会平等。受制于成本、风险和收益的结构性不对称,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惠及财务状况较差的人群以及居住地区较偏远的人群。而金融科技的发展,恰好为互联网银行都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落地。 微众银行通过采取开源技术,按分布式架构搭建技术平台,建成拥有知识产权的可支撑亿量级客户、高并发交易的核心系统,极大幅度地降低了账户运维成本,首先为金融服务的易得性夯实基础,让服务和让利于普罗大众成为可能。 据了解,“微众”之名来源于微小企业和普罗大众,微众银行从创立以来便重点拓展两大业务领域: 一是面向长尾人群提供小额消费贷款,助其实现美好生活; 二是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周转贷款,助其创业创新成功。 在服务方式上,也相应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全线上,追求高覆盖和好体验;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O2O),植入场景和实体。 近日,微众银行披露了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的 2018 年年报数据。数据显示,微众银行客户规模快速增长。 据年报显示,微众银行年末有效客户超过 1 亿人,覆盖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授信的个人客户中,约80%为大专及以下历,四分之三为非白领从业者。同时,72%以上的个人借款客户单笔借款成本不足 100 元;授信的企业客户中,约三分之二属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充分体现了本行的普惠金融定位和特色。 而聚焦到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微众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号召,明确了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 毫无疑义,服务实体经济为银行业发展的第一要义。改革开放 40 年来,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圆满解决。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络金融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银行在互联网浪潮中,已经把传统的支付、财富、贷款与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产品服务信息化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小微客户需求关注不足,体验欠佳,流量经营思维理念较弱。 微众银行在小微企业产品服务设计之初,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企业自身和银行业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梳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