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所属:站长之家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锌财经(ID:xincaijing),作者:何星莹 钟微,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互联网买菜在今年春天备受青睐,但巨头的关注远要更早。 在阿里生态圈中,除了盒马和饿了么,一直略显低调的淘鲜达,也早已在两年前正式上线,通过帮助传统商超旧城改造,升级新零售,从生鲜场景的门店到家做起。 手机淘宝新的首页入口里,淘鲜达的图标是一个绿色菜篮子。而在这之前,它的前身是“淘宝便利店”。 淘宝首页的淘鲜达图标 2016 年年初,阿里巴巴CEO逍遥子描述淘宝的未来时,提到要“内容化、社区化、本地化”。便利店成为淘宝进入本地生活的切口,其启动模式类似于改良版的“O2O”:采用加盟+控供应链的模式,利用淘宝的运力平台,打造一小时送达圈。 业务一直不温不火,团队很快发现,便利店确实是一个高频生活的场景,但结合线上业务对门店效率的提升非常有限,虽然有地理位置的优势,但便利店所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场景选择和商品宽度,无法有效服务用户。并且配送成本很高,无法给商家带来实际的价值。 淘宝便利店的业务想法,从这个时候在顶层设计上被推翻。但这个基于本地服务的入口位置始终未撤出首页,而是把眼光放到了商超和高频的生鲜场景。 这是淘鲜达的雏形——围绕着社区卖场和超市,帮助商家实现底层的数字化场改造,并且结合手淘独有的零售心智流量,构筑生鲜一小时达的品质到家服务。 自 2017 年 5 月淘鲜达正式上线之后,三江、大润发等接近 20 多个实体商超品牌的近 800 家门店已经接入这张网络,覆盖近 200 个城市。 “天猫超市,天下超市”。今年,天猫正式升级为大天猫业务,与此同时,天猫超市和淘鲜达业务正式合并成为天猫超市事业群,淘鲜达在内部正式更名为超市生态事业部。 低调了两年的淘鲜达,在今年要正式开始“大提速”。 “在改造大润发等新商户时,门店的改造和业务成长的加速度提升了一倍,也初步验证了模式在大卖场更强的有效性,所以今年会通过和更多区域商超的合作,快速进行复制。”天猫超市生态事业部的总经理周天牧告诉锌财经。 “三江模式”在淘鲜达上线的半年前,宁波实体商超“地头蛇”三江超市的总部胜丰店,就开始进行新零售改造试验。 拣货员王锐在为线上订单拣货时,需要推着购物车,一个个订单挨个找,一个订单可能需要从洗护区跑到食品区,再辗转到冷藏柜。推着车在分散的货物间到处跑,是他的工作常态,效率低的时候,一天可能只能完成十几单。 而在商超的前场(收银台端),线下消费者要买单,拣货员要递货,配送员要在堆满收银台出货口的塑料袋里翻找自己要取的货。三方挤成一团。 这是当时的商超到家服务最常出现的场景,也是淘鲜达在改造三江前的试验里出现的场景。 淘鲜达运营负责人何琳告诉锌财经,在整体的改造过程中,三江做的是后场场地改造、硬件设备、加电容等门店端工作,而淘鲜达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实施和相关线上线下作业的培训。 淘鲜达在前场进行货架的调整,方便拣货员以科学的路线顺着去拣货。但更多的改造被放在了后场: 把放货库存的空间进行合并优化,所有商品进行分区,对拣货员的动线根据商品分区和配送区域做规划; 与三江对接了新零售系统等数字化底层,更新了作业工具,比如在时效上进行路程设计和数据监控,以及通过RF枪扫码,把库存进行数据化管理。 对于新的设备和软件,淘鲜达需要对前后场的员工都进行培训。比如,档口卖鱼的师傅,在卖鱼的过程中,也要开始学会关注在电脑上面的提示:如果线上有消费者已经定购了这条鱼,他就要进行预留,而不能让线下全部卖掉。 工程层面的改造都有明确的目标,但商品的数字化需要团队依照品类逐个排查。这是何琳眼里最“难”的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