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平台iflix宣布完成 5000 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美国的投资机构富达(Fidelity)领投,其他的参与者包括韩国JTBC电视台,日本最大的艺人经纪公司吉本兴业株式会社(Yoshimoto Kogyo)和印尼几家跨国公司。 据悉,这是iflix的pre-IPO轮,公司正在筹划上市。 iflix是成立于2015 年。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早期的iflix把Netflix当成了直接对标的竞争对手。赌的是在内容本地化和定价上面,Netflix无法有效在新兴市场和其直接竞争,自然会有一个真空留给区域内的OTT玩家。 有类似想法的还有新加坡电信公司的hooq、以及香港电讯盈科旗下的viu。哦,对了,还有刚刚推出不久的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 我是"爱奇艺" 当然,一直追求增长的Netflix也没有放弃发展中国家市场。在一直花大力气做原创内容的同时,Netflix也很快几乎铺满了全球。在欧洲、印度、日本和阿拉伯市场都开始制作本地的原创内容。 在东南亚,Netflix计划今年至少制作一百套本地的原创内容 - 面向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区域市场。同时,Netflix也宣称占据了31%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而最近Netflix后院失火了。在不久前刚刚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Netflix透露在美国的订户人数开始出现下降,这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吓了一跳,原来Netflix这么让人上瘾的东西其实粘性并不强。 NFLX的股价 幸亏iflix早就遇到了变现模式的挑战。东南亚很多国家支付并不通畅 ,也就是说能用信用卡直接付费的订户比重很小,不仅价格收不上去,而且很头痛的是内容分发很多时候还得通过当地的渠道(尤其是电信公司)来收费,水费并不便宜。 因此iflix的模式对标了爱奇艺和Spotify - 变现模式除了电信渠道发行之外,还有广告加上freemium。目前在iflix的 2000 万MAU里面,付费用户占到了5%。 所以,当Netflix的会员模式被质疑的时候,iflix几乎是毫发无损。 而通过支付方式抵挡国际竞争的iflix不是第一家。印尼OTA独角兽Traveloka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巨鳄围剿下开辟印尼市场 - 本地化支付方式(而不是依赖信用卡)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跨越互联网泡沫的创始人 iflix的母公司是Catcha Group,创始人是Patrick Grove。如果iflix能够顺利IPO,那么就是Grove创业生涯中的第五次IPO。而Patrick也因为之前的几次IPO,在业界颇有争议。很多人认为他并不是一个创业家,而只是熟悉资本运作并赶上澳洲市场好光景的投机客。 Grove出生于 1974 年,母亲是新加坡华人,父亲是澳大利亚人。他的两个兄弟一个是游戏开发者,另一个是电影制作人,他后面的发展轨迹或多或少受到家庭的影响。他在悉尼大学读书时就创办了两家公司。 1999 年,Grove回到马来西亚创办了Catcha.com。 Catcha.com对标雅虎, 2000 年就已经准备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上市。戏剧性的是,就在IPO路演的第一天,纳斯达克开始断崖式下跌,互联网泡沫破灭了。IPO没成加上一大笔债务, Grove几乎要破产,但他设法扭转了局面,成为泡沫中少有的幸存者。 2006 年, Grove创立了在线房地产网站iProperty, 2007 年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4 年,默多克向iProperty投资 1 亿美元; 2016 年,iProperty被新闻集团的子公司REA集团以17. 76 亿澳元(约7. 14 亿美元)收购,成为当时东南亚最大的互联网收购案例之一。 其他已经上市的公司包括: 2009 年和微软合作推出Catcha Media(后来改名为Rev Asia Berhad), 2011 年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2 年上市的在线汽车网站iCar Asia,后来被澳大利亚在线汽车分类公司Carsales.com Limited收购了大部分股权; 2014 年创办的电商网站Dealmates,于 2016 年被iBuy Group收购并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可以看得出,在澳洲上市是Grove退出的主要方式。几年前澳洲矿业大爆发的时候很多散户手上都有大把的现金来投资股市。不过现在虽然澳洲股指还在稳步上升,光景已远远不如当年那么热闹了。 除了以上四家上市公司外,Grove旗下还有多家私营公司,包括视频流媒体iflix,以及创投公司Frontier Digital Ventures等。 退出非洲和中东,聚焦东南亚 如上所述,iflix创立初期的定位就是和Netflix在新兴市场竞争,以原创的东南亚本土内容、以及比Netflix更低的价格来吸引用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