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再往前推,航旅纵横也曾就“泄露用户隐私”发布了道歉及整改声明,因其“虚拟客舱功能”不仅可在选座页面群聊,还可以查看相应座位乘客的如头像、姓名等个人信息并为其添加个性标签。 甚至就连课程表都想做社交: 3 年前被指板块内容低俗负面、深受诟病的超级课程表“下课聊”和“深夜来一发”。 那么创业者们为什么会对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策略抱以错位的热情呢? 或许与腾讯在 2016 年以来的快速成长、以及 2016 年同期发生的流量枯竭危机有着直接的关联: 2017 年年底,腾讯股票的大涨推动公司的总市值达到了 5000 亿美元,超越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公司。而在此之前公布的《 2016 腾讯年报》中显示,微信和QQ这两款主力产品的月活跃度分别达到了8. 893 亿和8. 685 亿,远远高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同年公布的全国网民数量; 同样是在 2016 年前后,创业者们明显感受到了市场剩余可用流量正在枯竭: 一方面,互联网用户正快速集中于移动端,但移动端的主要使用场景却主要建立在BAT系的产品之中; 另一方面,从 2015 年Q1 季度起,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开始了持续下滑,这从侧面告诉人们“新的市场增量也不多了”。 所以在听过 2016 年罗辑思维的跨年演讲后,许多创业者都开始将罗振宇提出的“国民总时间论”奉为圭臬,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新的创业目标:“如果不能抢到足够的用户时间,也就彻底失去了创业的空间。” 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当人们复盘腾讯得以规避“流量浩劫”、甚至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做大做强的原因时,普遍将原因指向了“社交”这个基本盘,即通过QQ和微信沉淀的庞大用户群。在拥有着足够多流量的情况下,拓展自身的业务规模就事半功倍了。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腾讯业务范围的不断外扩(例如电商、出行、旅游、短视频、内容分发、问答社区等等)似乎也能够与腾讯自身的社交基因联系在一起,即社交作为普通人最常见的生活场景,也常常是其他行为的起点,比如人们会在社交过程中彼此推荐好用的商品、分享好玩的视频、一起讨论未来的旅游计划——这就给了资本市场足够的想象空间。 因此当创业者在短期内很难通过技术或业务能力拉开距离时,通过荷尔蒙就能驱动的社交便成为了最切实可行的捷径,于是如料理、健身、甚至记录经期的各种各样的app都有了社交板块。 但事实也正如上文所述,拥有“社交基因”的腾讯拓展其他业务大获成功,反之往往行不通,不少尝试“产品+社交”策略的创业公司们或者默默无闻,或者引发负面缠身甚至关闭下架。 这又是为什么? 社交不是创业成功的灵丹妙药 造成创业公司们在“社交+产品”策略上屡战屡败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抛开业务层面的个例问题,罗列一家标准意义上的创业公司(即非大公司投资的子公司或由大公司转型的新项目)需要解决的几个现实问题: 1、在所处领域内认知度低; 2、引进新用户/流量的渠道有限; 3、用户忠诚度低; 4、用户学习成本较高; 5、产品不够完善; 6、抗风险能力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很多自带的先天属性反而成为了创业公司的桎梏。 比如对于问题 1 和2,虽然社交作为最高频的生活场景,的确很适合作为新用户接触产品的低门槛渠道,但也正因为“社交”的太过常见,人们对“普通社交行为”的心理预期已经降到非常低。此时如果想要将“社交”作为对外信息/价值输出的有效窗口,显然会被不自觉地“社交噱头化”; 对于问题 3 和4,虽然社交是行为包含最丰富的生活场景,的确很适合作为用户在接触完产品后的留存方式,但也正因为“社交”所能产生的行为太过于不确定,人们停留在产品中的根本因素也随之变得不可控。此时如果想要将“社交”打造为自己的流量根据地,就不得不采取强运营策略,也就意味着增加成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