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分,是一个信仰。 鲁大师,是一代人的互联网记忆。 作为PC时代的夕阳红, 360 旗下的测评软件鲁大师终于上市了。 10 月 10 日上午,鲁大师正式登陆港交所敲钟上市,首日开盘股价一路狂飙,截止当日 14 点 19 分,涨幅超过189%,每股涨至7. 82 元,市值成功突破 20 亿。 尽管,当前股价大涨,但是欣喜的背后亦有隐忧。暂且不论资本市场的惊人操作,就鲁大师的商业模式而言,是否具有进击下一阶段的底气,值得讨论。 在此之前,鲁大师曾两次赴港IPO,源于公司业务与商业模式的独立性问题铩羽而归。直至今年 9 月 20 日第三次递交招股书,最终如愿挂牌上市,可谓一波三折。 但是,上市之后,鲁大师自身定位与业务都仍然面临行业与市场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两点: 1. 鲁大师是否OUT了?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也在下降,作为PC互联网时代的遗子,鲁大师的未来还有多少的增长空间。 2. 鲁大师的业务是否能够支撑起现在的市值?除了免费的跑分测评之外,鲁大师的业务营收主要来源于在线广告、游戏、电商等模块,在这些领域鲁大师并非拔尖,承压之下,恐难有突破的机会。 上市之后,鲁大师得讲好一个“老兵出将”的故事。 “老兵”鲁大师:做好跑分这件小事或许,现在的新生代用户对于鲁大师这个软件比较陌生,但是对于经历过PC时代的互联网用户而言,这几乎是避不开的一个软件。 若严格算起来,诞生于 2007 年,于 2009 年正式改名为“鲁大师”, 2010 年加盟 360 集团,在阅历上其确实称得上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名“老兵”。 作为一款计算机硬件系统优化软件,凭借独特的测评业务与免费的商业模式,鲁大师一经推出,就备受市场青睐,用户规模迅速发展至几千万人,成功奠定了未来稳步发展的口碑基础。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鲁大师的“跑分”也一直是最受用户喜爱的工具属性之一。在某种程度而言,“鲁大师”“跑分”也成了不可分割的名词组合。 从百度指数来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鲁大师跑分”的热度是高于纯粹的“跑分”搜索的,可见,用户对于该软件“跑分”功能的接受程度如此之高。 即便是今天,在各大论坛上,对于台式机、笔记本等个人电脑的优劣判断,仍将鲁大师跑分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专业知识有限的电脑小白而言,体验感相当不错。 回顾整个系统优化市场,随处可见的是各类跨界的竞争对手,腾讯、金山,乃至 360 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鲁大师的替代品。但是,唯独在电脑跑分一项,鲁大师一枝独秀,深受市场所偏爱。 同时,在加盟 360 之后,鲁大师与 360 硬件大师的业务合并,继续强化了其在硬件检测上的工具属性与市场印象。 如此以来,不管是在业务定位上还是在用户的印象中,鲁大师的发展格局都被无意的缩小,从“系统优化”向“硬件检测”偏离,单一化的业务能力也使其更像专精工具属性的“兵”,而非“将”。 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PC设备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扎根于PC端的鲁大师多少有些淡出了用户视野,新增的业务无法被及时感知,首因效应加重,用户认知模糊的停留在“跑分工具”之上。 过去,鲁大师以“硬件测评”“跑分”成功占据PC时代的互联网一席。 如今,在上市之后,鲁大师单一的工具格局或成困局,亟待突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