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贝米钱包暴雷,5. 4 万人血本无归,这其中也有不少罗振宇的粉丝。因为早在 2015 年的一期常规节目中,罗振宇和罗辑思维官方微博亲自为其背书,并且表示自己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而在这个事件中,巧的是为其站台背书的除了罗振宇,还有吴晓波。 不过,无论是罗振宇,还是吴晓波,二人在各自的跨年演讲中均对背书暴雷的P2P未置一词。 罗振宇重点打造的跨年演讲是《时间的朋友》。2015- 2016 年,罗振宇首开“知识跨年”先河,从 46 亿年前的地球进化史谈到当今社会上人们的生存焦虑,首场演讲在当晚便窜上全国收视排行榜榜首,此后各种知识跨年者纷至沓来。 但罗振宇“时间的朋友”仍然是最成功的,每年的演讲门票均在几天内一抢而空。不过,夹带私货,“观点陈旧”逐渐成为大众质疑的焦点。 到了 2018 年底的跨年演讲中,罗振宇引用的巴菲特“名言”,被指出是伪语录。甚至,网上嘲讽罗振宇的热门段子是这么写的:“中年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与老年人买权健的营养保健品,其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其实,这些质疑早在 2017 年就开始出现,一篇名为《罗振宇的骗局》的文章,刷爆网络。与罗振宇同年代的作家许知远,在主持访谈节目《十三邀》邀请罗振宇时,将罗振宇评价为“一个卖胶囊的人,他把知识放在胶囊里面。” 这些评价或者段子,足够刻薄甚至是恶毒,但对早就定义自己为商人的罗振宇而言,一概都视而不见——不过,罗振宇显然更想回避的,是整个市场、资本对罗辑思维的商业模式也开始了重新审视。 罗辑思维作为知识付费商业模式的范本,其背后也是知识付费过去几年的共同争议。有人认为,知识付费是贩卖焦虑;有人认为,知识付费是简化了对知识消化的路径;有人认为知识付费是收智商税;有人认为,知识付费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充电……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以知识付费为噱头崛起的平台很多,真正稳步攀升的并不多。更重要的是,经历了 2016 年的火爆之后,这个行业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诸多平台呈现用户热情消散现象,产品的打开率、完成率、复购持续走低,行业的痛点迅速演变为束缚行业发展的瓶颈。 即便上市也不是知识付费的春天站在资本层面,抛开“忽悠”的成分,知识付费也难说是一门好生意。 回顾知识付费发展这几年,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虽然知识付费从业者,在认识到行业痛点之后,很多开始了转型之路,有的做起线下培训、沙龙,有的开始做远程教育,有的从知识转向相声、评书等娱乐节目,但是这个模式迄今为止并没有护城河——所谓护城河,也就是别人不易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无论是吴晓波,还是罗振宇,都无法去证明自己或讲师团队“搬运”的概念,能有多少核心竞争力,还难以证明“知识胶囊”这件事,是行之有效的。 而且,知识付费模式,又是极容易被模仿和超越的——当当网联合创始人李国庆选择在今年 6 月带领着“早晚读书”向知识付费领域发起冲击,也是这一原因。 另外,哪怕罗辑思维、吴晓波的规模足够大,头部地位明显且稳固,但也难以判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今年 5 月,连载三年的《李翔知识内参》停更,李翔宣布团队“退役”——作为得到第一个付费专栏,这个超过 400 万用户的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之后的知识付费热潮,而它的停更不仅证明了得到核心资源也就是讲师被透支后的流失,也证明了知识付费的前途未明。 得到APP的情况,今年同样不理想。易观千帆的数据同样显示, 2019 年年初开始,得到App的MAU(月独立设备数)从 1 月的 182 万持续下滑至 4 月的 176 万;艾瑞数据则显示,得到 4 月份的MAU甚至还不到今年 1 月份MAU的一半。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锌刻度表示,知识付费这一商业模式之下,大部分平台或者自媒体都存在财务体系不规范、盈利模式单一、不稳定、可持续性差的问题。“从内容出发,要形成流量和变现的闭环,不是靠‘忽悠’就可以站得住脚的事。” 可以说,在理性、严谨的资本市场,碎片化的知识付费,因为行业缺乏统一的内容质量和服务标准,出道四年后还是一个太过浮躁的脆弱模式。 除了商业模式,“罗辑思维类的知识付费公司”要登陆资本市场还要越过两道障碍。 (责任编辑:admin) |